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5 13:31:33
文|黄金云
提起釉下五彩,必说醴陵瓷业;提起醴陵瓷业,必说沩山。因为,“树从根下起,莲盘藕上生”,醴陵瓷业的根在沩山,那里是醴陵瓷业的发源地。
今日的沩山,已经成为旅游区,也是醴陵新八景之一。
沩山古窑,静卧在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葱郁的青山脚下,小桥流水的月形湾内。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早已戴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惹得游人流连忘返。
《醴陵县志》关于沩山古窑的记载,散发着瓷泥的古老的气息。瓷窑中的烈火反复锻炼,沉淀出沩山瓷业的久远和厚重。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的扁豆双禽花瓶,就从沩山古窑中,烧到了醴陵县城,伴着失望和希望,一次次烧制,最后在展览中脱颖而出。2009年,考古专家在沩山村深山老林中,惊喜地发现了宋代瓷窑,还有大量的瓷器,更让沩山古窑身价倍增。
古窑 是沩山瓷业的领衔主演,历经沧桑而表情平静。每一块青砖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炉门都有一个情结,窑炉前,一代代人装窑、点火、烧制、出窑,仪式简朴而隆重,劳累中有笑声,汗水中有梦想。
据史料记载,沩山鼎盛时期,瓷厂达八十多家,一家瓷厂就有一座瓷窑,每一座瓷窑就是一个小钱庄。沩山人有钱,牛气哄哄的,都知道沩山人不吃隔夜米,引得商贾熙来攘往。沩山那时有“小南京”的美称。
离古窑后门二十米左右,山脚下有一个石洞。当年,点炮炸石,凿洞挖泥,沿泥脉掘进,泥脉有多长,洞就有多深。泥脉走向哪里,洞就挖到哪里。主洞三百多米深,到山的另一头有一个出口。洞口在这头,洞尾在那头。支洞有几十米深的,有一百多米深的。洞内,冬天一团热气,夏天一股凉风,成薄雾状轻柔地飘拂至洞口。原生态的清澈甘甜的矿泉水,汩 汩流出,长年不断。洞旁,依山傍洞有土墙老屋,名“石洞人家”,贴红纸黑字对联,“传奇石洞藏百福,积善人家纳千祥”。主人待来观看石洞者,不管熟悉与否,一律满面微笑,一杯清泉热茶相待,一如对联所言,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和善意。这样的石洞,当年就是瓷厂的生命线。如今在满是茅草荆棘的山岭边,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个。
古窑前面,坚石之上,耸立着一座沩山古塔,塔高六级,取六六顺利之意。古塔 挺拔雄伟,正气凛然,稳镇山水,保佑沩山,保佑沩山瓷业,见证了沩山昨日的历史和今天的山水。沩山遭磨难后再生,宝塔经风雨后重修,这是沩山古塔的子塔。在子塔旁边的小路上,砌着一座高近三米的古塔,呈四棱锥状,是沩山古塔的母塔,全用青石块垒成,苍老沉稳,似一位慈祥的老母亲守望在儿子的身边,提醒儿子时刻不忘自己的守护职责。像这种子母塔建塔的风格,在醴陵境内别无二处。
一座古庙雄踞在沩山村的竹山坪,号称“古洞天 ”。据古籍记载,天下有三十六洞天,此处名列第十三位,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尉迟恭监修古洞天。后来高僧鉴真东渡前,就在此处受戒。皇恩浩荡,高僧论道,明烛照天,香烟袅袅,香客跪拜,红檀撞钟,响彻山谷。每年的九月十九日起,连续七天,各路高僧云集此处,包括日本、泰国、印度等国的僧人,敬神者络绎不绝。空旷的磨石大坪里,可一次容纳两千僧人布道谈经。古洞天原占地面积三千多亩,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如今的古洞天,历经劫难后重建,红墙黑瓦,灯火重明,庄严肃穆,钟声悠然。虽没有昔日的辉煌,但可洞见佛教文化的深邃,让人有无限的感慨和遐想。
山村的民居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依山而建,黄土墙,青色瓦,红漆大门。或几家相连,或独处一隅。至今,有些人家进出,依然要经过长而窄的小石板桥,上面有不知何年何月土车碾出的凹痕,下面有水草在油油地招摇。农家门口没有桃花,却让人有到达桃花源的宁静。这样的土墙屋 ,在别的山村里找一栋两栋可能不是问题,但整个村子清一色的土墙屋,又保存完好,在醴陵已找不出第二个地方。
这个僻静的山村,还刻着红色的印记,留下了地下党当年战斗的足迹。耿在孝(国务院原副总理、外交部长耿飚将军的弟弟)根据湘潭游击队的指示,到沩山开展地下活动,与国民党斗争。在现在的古洞天庙对面的河边,残存的土屋,原先是两层高的楼房,耿在孝从河对面,撑一根竹篙,跃过几丈宽湍急的河流,飞身上晒楼,智勇斗恶霸。为了不连累当地老百姓,他不回家,把游击队的指挥部设在沩山村的葡萄坳。在月形湾组的红线冲,有一个五人堆,那是国民党秘密处决地下党的地方,这里至今长眠着五个无名烈士的英灵。
到了沩山,若错过这里的山水乐趣,必是一大遗憾。小河里,可以摸憨呆而肥美的红鳍鱼;可以在石头下翻小螃蟹,背着黑壳,举着双钳,横行无忌;可以扯一把香嫩的旱芹,可以随意拔起野生的香芋。满目青山,那里是野生美食的世界,板栗、毛栗、柿子、山楂、野草莓、山枣、猕猴桃,知道名称的,喊不出名字的,漫山遍岭。山上到处是古瓷的碎片,可以在此淘宝,运气好可以找到一只缺口的清代、民国或新中国成立后的青花瓷碗,一只完整的调羹。一颗山果在手,一块瓷片在握,体验了刺激,收获了童真。
古老的沩山有特有的美食。沩山豆腐制作讲究,用上好的黄豆和清甜的山泉水,油煎脆而不烂,两面金黄,入口入心。如今醴陵的超市,有沩山豆腐的专柜,沩山豆腐已成为酒店菜谱里的一道特色菜。农家院前,村姑不用吆喝,香气会勾引你的视觉,灯盏粑粑撒上芝麻,米豆腐撒上葱花,让游人一见倾心,胃口大开,欲罢不能。
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沩山那边行。沩山水库储蓄的是青山和绿水,蕴藏的是历史和文化。沩山水库,浸没着沩山昔日的辉煌。那时,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街,从现在大坝起,向里延伸,两边店铺林立,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水库中间有个饭瓢 岭,形似伏着的饭瓢 ,因而得名,却充满警醒和寓意:好好把握时机和饭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水库满满的山泉水,波光粼粼,来时给你一张清新的笑脸,走时送你一个深情的回眸。
如今,央视、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沩山,国内外游客都感叹,到沩山一游,不虚此行。沩山算是小有名气了。
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到八十年代,沩山在醴陵就出了名。不过,那时沩山是穷出了名。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有女莫嫁沩山,吃了上餐冇下餐。”
沩山穷不是沩山人懒,而是这里山多土少田更少。“六分山岭三分土,一分稻田让人愁。”人均只有一分田。人们想方设法开梯田,连一丁点大的地方,都开了梯田。当时,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在梯田里插田,他插完田,坐在田边抽袋烟,顺手把斗笠往旁边一放。抽完烟,他一看,梯田哪里去了?左看右看都没有,结果在斗笠底下。因此,沩山人把这种梯田叫斗笠丘,斗笠丘成为笑话,里面藏着缺田少吃的辛酸。“十根红薯丝抬一粒米”,讲的就是沩山人一年到头很少吃到白米饭,在缺吃少油的年代,只能把不多的红薯当主食。
除了没有吃,这里的路也不好走。从李琼的甜美的歌声里,我们知道鄂西山高路远还弯多,“这里的山路十八弯”,那样的弯是诗意的,浪漫的:弯出了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没有这十八弯,就没有美如水的山妹子。沩山的山路远远不止十八弯,初次到沩山的人,一旦进入沩山的山路,那是困惑的,甚至是痛苦的:这里的弯路何时是一个尽头!
弯就弯吧,更麻烦的是,山路“天晴一路灰,下雨两脚泥”。山路是沿着水库边转的,到沩山进出一次,总要因为走山路费心费神,有时提心吊胆,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到水库里。
沩山人穷怕了,到处寻找出路。当山外的春风吹到山里时,沩山人走出去了,一个七百多人的村子,只剩下不到三十人留在山里,而且是清一色的老人。房屋在风雨中飘摇,沩山了无生机。那时的古窑和古庙,门可罗雀。
贫穷遇上翻身的机遇,落后遇上政策红利,沩山的机会来了。自身这么好的资源,没有发掘出来,沩山只是一个偏僻空落的山村。思路打开了,方向看准了,沩山就是一个有资源、可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股。十多年的砥砺前行,沩山终于成了一个旅游文化名村。如今,沩山村村民开餐馆,改建民宿,种植玫瑰,养蜂酿蜜,研磨沩山豆腐,等等,沩山人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钱。沩山更好的势头还在后面,市政府已经规划,拟斥巨资,把沩山打造成旅游公园和考古公园。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