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山绿水,惠泽三湘——新中国成立75周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彭雅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6 06:43:03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唐小伟

9月潇湘,秋光爽朗,百草结籽,山林湖泊依旧绿得饱满。大自然化身顶级艺术家,在浅碧青苍中演绎万物生灵的幸福生活——

郁郁葱葱是洞庭洲滩,人退鱼鹿归,为来年壮大休养生息;

碧浪滔滔是湘资沅澧,鸿雁复来宾,游人沿水信步邂逅秋光;

绿海翻波是丰润山林,油茶喜丰收,林农摘着硕果笑得沁甜。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湖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重塑。从过度依赖到科学探索,进入新时代后,湖湘儿女终用绿满山川孕育出无数奇迹。

麋鹿回归洞庭湖湿地。

1.绘绿——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一张床”到“一间房”

秋到中分,洞庭湖区一望无际的绿引人瞩目。

洪水一退,湿地就以惊人速度恢复生态。芦苇、苔草噌噌窜高,吃草的麋鹿和田鼠纷纷回归,食肉的鹰隼也有了更充足的食物,水体下水生生物悠闲度日,却不知自己或将成为越冬候鸟的储备食粮……

多样物种在湿地建立起交织的生物链,一切时隐时现,却稳定又精彩。

“洞庭湖是我省实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典型地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说,75年探索,推动湖南人逐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以农业生产为主,“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低质量发展,让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全省各地共同面临的问题。最严重时,省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不足30%,湘江被列入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灾区,形成了三十六湾、水口山、清水塘、竹埠港、锡矿山等重点污染区,许多矿山沦为濯濯童山,洞庭湖生态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痛定思痛,全省上下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末,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树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赴湖南考察调研,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

我省96%以上国土面积属于长江流域,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筑牢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摆上压倒性位置。

湘江保护和治理被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江河湖库系统联治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守护好一江碧水”出发,逐步深化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到2023年,我省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6%,中部六省第一;5大重点工矿区全部转型升级,重化工企业退出后,新兴产业链持续强链、补链、延链,逐“绿”转型。

边治理,边修复。“在‘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上,推进系统修复,我们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剑波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约10亿人次参与义务植树,用聚沙成塔的合力、愚公移山的毅力,为荒地披锦绣。

复绿后的冷水江市锡矿山。(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除署名外均为通讯员摄)

“世界锑都”锡矿山创造了一个多世纪的矿业辉煌,也遗留下7500余万吨重金属废渣,成为湘江流域治理与洞庭湖保护五大重点区域之一。修复满目疮痍,我省十年建成防污抗污林1.1万亩、复绿示范基地2万亩,栽植乔木4万余株、灌木9万余株、藤类2万余株,撒播花草籽3.5万平方米,终令荒山返青山。

绘绿持之以恒,过去40年,湖南绿色版图以平均每年增长超过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扩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房”的大跨越,筑牢了南方丘陵山地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一条条流动生态风景线,重现“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美景;辽阔四野树成荫木成林,全省森林覆盖率53.1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6.87%。当绿满三湘的图景逐年铺展,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转变。

2.享绿——

生态惠民养眼养肺还“养薪”

秋到中分,花垣十八洞村层层叠叠的绿引人瞩目。

这里的高山峡谷间古树参天,亭亭如盖。“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认为,脱贫摘帽后,村寨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推进大美生态深度延展,实现长远发展,“去年,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带动周边3万余人就业。”

2023年11月,十八洞村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养山便是藏富”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

鸾山镇位于攸县东部山区,是该县林业资源丰富地区之一,还有着同样丰富的煤炭资源。十几年前,当地煤矿逾百家。大规模砍树挖煤,给当地村民带来丰厚收入,但也埋下了生态破坏隐患。

2013年起,攸县封山育林,再造秀美山川。现在,全县森林总蓄积量达到753.6万立方米,十年净增426.05万立方米。林子密了,风光好了,游客就来了。

“今年夏天,客房几乎每天都爆满。”鸾山镇桃源村民宿老板涂新民说起来手舞足蹈。他在村里开了一家民宿,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安静舒适的环境,还可以在周边体验采摘水果、漂流溯溪等活动。“事实证明,我们老百姓把山养好了,一样可以‘靠山吃山’。”涂新民说。

当“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日益宽广,“靠山吃山”的吃法也变得多种多样。

油茶进入丰收期,双峰县锁石镇新桥村村民在油茶林基地采摘果实。 乃继辉 摄(湖南图片库)

除了生态旅游,油茶、竹子、花卉和靖州茯苓、新化黄精、通道“黑老虎”、慈利杜仲等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让林业资源变成居民致富菜篮子、肉盘子、药园子,生态惠民扎扎实实落地了。

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常德市临澧县久丰村靠发展林业经济“吃了个饱”。村里500多户村民以荒山入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出7200亩油茶基地,亩均增收5000元。

在“中国红花檵木之乡”浏阳市,培育5年的红花檵木球,每棵单价500元。镇头镇干口村栽培红花檵木4600余亩,每年为全村创造产值8000多万元。

生态如何惠民、利民、为民,益阳市大通湖区居民也有生动认识。

大通湖的秀湖植物园里,一年四季都有工人忙着采摘苦草。“这种水草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全国各地的采购量一年达10万余吨。”大通湖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大通湖因为水产养殖投肥,水质破坏严重。开展综合治理后,全部实施退养,其中3000亩种上水草。大通湖不仅摘掉了劣V类水质的“黑帽子”,还依靠新种植的水草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年5月底,怀化市林地生态系统碳汇权证暨林业碳券首发仪式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举行,4名林农用林业碳汇权证现场与企业进行碳券交易,4张碳券卖了10.48万元,碳减排量为1379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是我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意味着山川将变成“绿色提款机”,林农为大地绘绿后,靠卖空气也能挣到“真金白银”。

在湖南各地,生态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推动城乡居民更坚定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责编:戴蓉

一审:彭彭

二审:唐能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