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军 新湘评论 2024-09-26 15:47: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强调要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意义重大
技术工人是联结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工人队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支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版图,现代产业发展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最活跃因素。技术工人队伍是我国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建设者。一流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队伍的支撑,如果没有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工人,就无法积累竞争优势,也难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要求。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目前已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的26%,是社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看,技能人才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水平和质量决定着全社会掌握并使用技术的能力。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不仅可以适应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趋势,改善劳动力供给,稳定劳动参与率;更能够通过技能升级增强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同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变革都加大了对劳动者专业技能的需求。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填补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缺口;更可以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就业局势保持整体稳定。
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任务艰巨
随着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经营主体对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需求和期望愈发明晰。从湖南来看,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数量、质量在近些年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考虑到人口基数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数量明显不足。截至2024年6月底,湖南技能人才总量581.2万人,占就业人员的17.95%,低于全国水平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能人才156.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6.92%,低于全国水平3个百分点。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湖南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美好蓝图的需要。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体现在“四多四少”:从地域分布看,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株潭衡岳等地区的技能人才存量较多,经济欠发达的湘西湘南等地区存量较少。从企业分布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能人才较多,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相对较少。从行业分布看,传统通用职业具有单一技能人才较多,急需紧缺领域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较少。从等级层次看,学徒工、初中级工多,高级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少。培养机制不够顺畅。技工教育发展存在体制障碍,如职教有关政策未能平等享受、学历文凭不被认可、资金来源渠道缺失等现实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有待加强,“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大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技能人才总体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重文凭、轻技能”“重分数轻劳动”等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人才观和择业观。许多青年人宁可缓就业慢就业也不愿去工地进工厂;宁可送外卖跑出租也不愿学技术当工人。据预测,未来五年,全省技能劳动者新老交替的比例将达到12%以上,“未来谁来当工人”亟须破题。
多措并举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精神,立足人社部门职能职责,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可靠人才支撑。要大规模培养。贯彻落实《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出台并落实职业教育、技工院校建设相关利好政策,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为技术工人培养提供可靠保障。结合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人才市场,引导鼓励更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制造业企业引进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0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198万人。要高质量培养。围绕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针对智能制造等领域一线普工难招、技术工种紧缺等现实问题,深入实施技能人才赋能提升行动,对紧缺工种实施统一规范的技能培训,全面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巩固推广工学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应用成果,探索实践职业技能培训“四单”新模式,推动构建培训学员“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优质岗位“订单”的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式,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要多途径培养。发挥技工院校基础作用,以实施新《职业教育法》为契机,引导技工院校紧盯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持续提高职业教育针对性。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并引导企业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广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术交流等方式,培养造就更多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发挥平台载体引领作用,全面落实“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加快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要全链条培养。依托“技兴三湘,能创未来”工作品牌,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引导鼓励广大产业工人岗位成长。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破全省技能人才评价“天花板”,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完善与技能水平相适应的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健全充分体现劳动、技术等要素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持续激发产业技术工人提升技能水平的主动性、积极性。(作者系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