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27 08:16:35
文|舒全球
家乡华容,有“湖南的厨房”之谓。熊其雨《华容风物集》一书书写了几十种华容美食。读完一篇篇活色生香的文字,美食似乎从纸上跃到桌上,只想马上“夹一筷子”,或立刻出发,奔赴家乡。
熊其雨写家乡风物,承载的是乡土乡情乡景乡音。《莲藕弯弯懂谁心》中,“春天里,我在等一节‘漂泊’异乡的莲藕归去来。是它,让我与泥土更亲、离故乡更近”。《“可盐可甜”是洋姜》中,作者有一段心灵自白——“有时候,我觉得我以及很多同我一样的农村伢子,总是忙于赶路且风尘仆仆,内心极度自卑且愁深,总希望抖落尘土,接点‘洋气’。这种洋,既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食粮,又有肤浅意义上的物质食粮,这种无可名状的感觉,就好比是在鱼肉森林中寻一丝清雅稚气或古早味,比如,一小碟酸甜脆嫩的洋姜”,字里行间氤氲着片片乡愁。
作者对一些事物器具的称呼,也许只有本土本乡的华容人能听懂,如“乌龟爪子”“萝篮子”“打个翻身”“鹅米豆”“阳干”“歪胡子”“枯豌豆”“打顶芯”等等,很熟悉,很亲切。《剁肉丸的时光》开头是,“那些年,在以汤水闻名的广东,我的舌头曾穿越大街小巷,搅啜过几多令人冒汗醒脑的汤水,然却始终认为,唯有儿时那一碗手剁肉丸汤,饮之,方能纾心头之念、解思乡之渴。这是一个远行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眷念”。读者能感受到,和家乡炊烟一起升腾的是作者热气充盈的灵魂,乡愁的心弦也就被深深地拨动了。
每一个作家都是美食家。元代马钰《西江月·赴胡公斋》云:“我会调和美鳝。自然入口甘甜。不须酱醋与椒盐。一遍香如一遍。”读熊其雨写的华容味道,也有这个“味道”,一遍香如一遍。
到底什么是华容味道?华容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中心位置,是湘鄂两省的桥梁与纽带。华容北是挨长江的东山镇(原塔市驿、洪山头、东山镇合并),与湖北监利隔河相望,对河的湖北沔阳蒸菜流入华容后形成塔市蒸菜,所以华容菜是有湖北风味的。
华容是江河湖汊编织出来的鱼米之乡,优质的河湖淤积土壤为蔬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十来种。华容是中国芥菜最大产区。黄白菜薹、潘家辣椒、东湖胖头鱼、华容芦苇笋等都是上好的菜品食材。就地取材,带有湖滨特色,是华容菜的特点。华容人沿袭近邻湖北人驾船行走江湖喝早酒的习惯,早酒以卤菜、蒸菜、火锅为主。
我认为真正算得上华容特色、独一无二的菜品是煤炉子火锅、华容卤菜、华容蒸菜,加上华容团子、芥菜酸菜、盐包草、野生藜蒿、洞庭银鱼汤,当然华容西乡鲇鱼须的头菜也是一大特色。关于这些菜,作者都有详细描述,甚至讲了制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熊其雨年纪不大,也不是厨师,能够把每一道华容美食都讲出个道道来,这恐怕是年轻人非常难得的一个本事。这个本事缘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真心热爱、对些小细微的用心观察。
我想熊其雨对一些华容美食的制作应该是身临其境或是亲自操刀过的。太极图的庖丁解牛式吃法,老坛醡粉,烀鸡子,打豆腐,挖藕,做黏米团子,制作芦麦酱……作者对这些最需要“手面子功夫”的技术活,能够极具匠心地描述出来,可见作者平常在家乡美食研究方面没少下功夫。或许他本身就喜欢吃,喜欢研究吃的。
责编:胡雪怡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