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任彧婵:疲惫心灵的治愈密码——评电影《南方南方》

  湖南文联   2024-09-27 09:27:35

图片

疲惫心灵的治愈密码——评电影《南方南方》

文 | 任彧婵

文艺片历来是小众的:严肃的制片态度、大众化的叙事形式、导演的个人特色和风格、细腻的情感表达。这种慢慢地精雕细琢感并不会为大众广泛接受。但电影行业不能失去文艺片,文艺片是先锋的、革命性的,如果没有文艺片的实践尝试,主流的商业片也很难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总有一些事,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仔细了解文艺片和电影艺术史就会发现,即便是资深的影迷,对电影其实也许也知之甚少。
文艺片《南方南方》有种出人意料的好。主人公林杉杉乡间民宿老板的身份,串联起了四组客人的故事,而这四组客人的故事,又分别对应了林杉杉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林杉杉和民宿客人相互启发、相互治愈。
导演肖海平在邵阳市新宁崀山取景,电影中出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皆充满着湖湘本土味道。电影的台词并不密集,而是通过细致的镜头语言和声音创作,让观众沉浸式的感受故事的发展变化。就比如电影开头的那段天气预报,这段完全写实的环境声同时还播报了湖南对口援藏的山南和援疆的吐鲁番的天气,让多年不听天气预报观众,多少有些意外,但也确实能够领会。

图片

故事的交代不仅很少用对白推动,还很善用暗示和隐喻。开头交代林杉杉回乡的背景,导演先是让主人公去收蜂箱里的蜂蜜,主人公的独白描述了蜜蜂的生活状态:它们在方格子里工作,劳动成果却大部分都不属于自己。接着镜头闪回了林杉杉的北漂生活的格子间,人与蜂,并无不同。
而后林杉杉跟同乡聊天,被问及为何返乡,又有一段北漂的闪回,给了盒饭一个特写,恶心的卖相跟影片开头精致的美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返乡大概是为了好好吃饭。”
第一波客人是腻歪的异地恋小情侣,林杉杉将空间腾给他们,说出门有事,但从她和黎叔简短的对白又可以看出来,割稻子并不是她计划内的事情。而在割稻之后,又产生了一系列跟稻米相关情节:做甜酒、做米豆腐、打糍粑。这样的细节充满了整部影片,让影片有了质感。
小情侣吵架,女孩生气,正好吃到米豆腐,说想带一点走。林杉杉的一句“保存时间太短了,估计到家就坏了。”让女孩若有所思,异地恋相处时间本来就很短,所以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吵架上,于是两人和好。没有那么多强冲突的情节,但每句台词在很关键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四组客人,映射着林杉杉处理爱情、亲情关系时的态度。对于爱情的着墨其实不多,大约也只是简单交代了,林杉杉北漂的时候,曾经也有恋人,返乡后就分手了。影片有四分之三的部分更多是讲述亲情。
林杉杉在第二波客人那里,替“熊孩子”、也替当年小时候的自己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比起优越的物质生活,更加希望得到父母陪伴。而在第三波客人赵奶奶那里,赵奶奶跟林杉杉从生疏到熟悉和亲密,就像是真正的祖孙俩一样,弥补了林杉杉的些许遗憾。赵奶奶一句地窖里的食物要“趁新鲜,吃了它。”也让林杉杉思念起了再也“来不及”陪伴的奶奶。
第四波客人的出场,则更多的是让林杉杉真正理解了成长过程与自己相处并不多的父母:有时候不主动联系有时候也许并非不关心,可能只是因为尊重彼此的生活,不作打扰。或许这也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当中,父母和孩子是强联结甚至无边界的,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有被当成独立的个体的机会。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边界感。

图片

我们很难用强联结和弱联结去衡量“爱”的多少,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群居,有人喜欢独居,无高下也不冲突,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就好。
与此同时,电影的镜头语言充满了诗意,四组客人的故事用中国传统诗歌进行小结承上启下,像极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虽然有诗歌过渡,但镜头语言的转场也毫不敷衍,林杉杉每一次在民宿一楼客厅打扫卫生的场景,都暗示每一波客人的离开,以及新的客人即将到来。
虽然是非线性叙事,但导演确实降低了观众的阅片门槛,用节气和时令、以及不同时令的美食,一遍又一遍的提示着时间线。如天气、菜地的播种时间和蔬菜的生长状况,水果、坚果等食物的生长情况等等。所以尽管有主人公闪回的桥段,但完全不会产生混乱感。观众随着导演的镜头在非线性的时间里,体验着主人公林杉杉的过去和现在。
一提到文艺片,很多观众会首先想到贾樟柯、娄烨,近些年还有毕赣,他们拍的题材大多很“重”,好像不太敢快乐、轻松。20多年前,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墙内开花墙外香”,基调倒是治愈和感动的。中国的治愈系电影很少,似乎不管是文艺创作还是现实生活,总是习惯于聚焦苦难,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语境下,任何跟“轻松”“享乐”沾边的叙事,似乎都显得格格不入。“快乐”“轻松”“治愈”等词汇,好像天然的跟“肤浅”挂上了钩,跟“深沉”是不沾边的。
但其实,没有人规定文艺片必须深沉。邻国日本盛产文艺片,温暖治愈风格的文艺片也有不少,治愈系影片和纯爱电影在我国也曾风靡,证明了并非治愈系没有市场,只是中国导演们志不在此。
近些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媒体的兴起,风向开始有所变化。治愈系的短视频在网络上不断走红,流量节节攀升。肖海平的《南方南方》应当说恰逢其时。
文艺片的发展不一定跟城市化发展有强相关,但日本文艺片的发展一定多多少少跟日本高度的城市化有所关联。日本是一个城市化占92%的国家,城市化在带来社会的高度发达之时,副作用也显而易见;日本城市化进程的昨日,也是中国的当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高房价、996内卷、贫富悬殊、阶层固化、抑郁与焦虑……快节奏、高压力的生存环境下,观众需要被治愈。

图片

许多人将《南方南方》跟森淳一的《小森林》进行类比,其实并无必要。因为这三部影片(《小森林》有两部,夏秋篇、冬春篇)只是城市化高度发展、逆城市化出现的大背景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经历的阶段和发生的故事。更何况,《小森林》更多地聚焦在美食上,而《南方南方》中美食并非中心。
然而生活嘛,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治愈总会相似,难有其他解法。于是我们看到电影里面总在吃东西。食材简单,但却很诱人,没有任何工业的催化和添加,全都是时间的沉淀,全都是幸福的味道。
过度城市化后所出现的人的异化,是现代人的痛点。回归家乡、回归山野,遵循千百年以来的自然规律,不作为工具,而是作为真正的人去生活,是一种本能。
所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活的环境、生活中具体的人身上,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链接重新巩固,是疲惫的普通人最真实的诉求,也正是《南方南方》治愈观众的良药。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