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羲之 《文史博览》 2024-09-27 09:54:05
文/魏羲之
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临终前也对他的儿子说:“曾文正公的书,你要终生研究。近代史上,吾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被国共两党的元首如此钦佩和推崇,可见他的人格魅力多么了得。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别人眼里几近完美的人,人生却有一个终生的遗憾。
这个遗憾并不是像有些史学家们所说的,没有在打败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之后称帝。其实,曾国藩一生最遗憾的事情是自己获得的功名层次太低。
关于古代科举功名的层次,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古代科举最低一级的就是秀才;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京城考试,京城考试第一关会试,考中者才有资格参加科举的最高等级考试殿试,第一名叫 ;殿试一般在金銮殿举行,由皇帝主持,殿试分为三个等级,也称三甲:一甲只有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探花,这三位最杰出的学子一般叫进士及第;二甲大概几十名,叫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三甲一两百人,叫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取进士称为甲榜。凡通过乙榜中了举人,又通过甲榜中了进士的,就称作“两榜出身”。两榜出身是古代读书人的骄傲。按照惯例,一般一甲的三名进士放榜后就可以立即授予官职,状元可以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而其他二甲、三甲的进士则还要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合格者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六部主事、内阁中书、 、知州、知县等官职,因此,直接进入翰林院就成为多年寒窗苦读的举子们的最高理想。
曾国藩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一样都要成为最好,特别在科举上,他更是希望自己能够独占鳌头。但是人的愿望总跟现实有些出入。
曾国藩23岁入县学,列第17名;24岁中举人,列第36名;28岁中进士,殿试三甲第42名,得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能够在28岁就高中进士,已经非常难得,但是他还是非常沮丧。他觉得自己考得三甲已经非常丢人,而且还是三甲中的42名就更加不可原谅了。发榜之后,曾国藩看到自己的名次非常懊恼,连朝廷组织的进士考试也不想参加了。后来在同窗好友郭嵩焘的反复劝告下才留下来继续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这次曾国藩非常幸运,进了前10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一待就是10年。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发榜
10年翰林院的生涯,为曾国藩积累了充足的人脉,他拜穆彰阿(道光皇帝红人)为恩师,10年之间就升到了三品侍郎;同时还结识了咸丰朝红人、主张重用汉人的铁血人物肃顺。当然,虽然曾国藩官运亨通,但是对于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名分还是一直耿耿于怀。
据说,曾国藩对于科举名次的在意源于道光十二年(1832)的秀才考试。这年,21岁的曾国藩又一次参加秀才考试,这是他第5次参加秀才考试。也许是天资确实钝拙,也许是父亲兼老师曾麟书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此前的4次考秀才,他都名落孙山。道光十二年这一次,曾国藩考前下了苦功准备,考后也自觉发挥不错。结果发榜之日,却被学台(即湖南省学政,相当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悬牌(发布公告),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注册(“佾生”是指考秀才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者,选取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人员。获“佾生”资格则下次考试可免县试、府试,只参加院试即可,故称“半个秀才”)。
曾国藩手书
在一般人看来,获得“佾生”资格也算是小有收获,值得祝贺。曾国藩却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悬牌批责为奇耻大辱。回到家塾“利见斋”,他闭门不出,咬牙发愤。曾国藩发誓一定要获得优异的成绩来洗清学台责骂的耻辱。因此,科举的名次就成了曾国藩最在乎的一件事。
还有个小故事,说明了曾国藩对赐同进士出身的在意。据说他担任 时,有一天,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一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出身”;一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赐同进士出身”……两人正对得高兴,突听屋子里一声爆响,接着就见总督大人铁青着脸从里面出来,拂袖而去。两个幕僚莫名其妙,去问老幕僚。老幕僚一听,忙说:“你们二人赶紧收拾行李走人吧。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们不知曾大人就是‘赐同进士出身’?”二人一听,马上收拾家当逃之夭夭——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权倾天下的曾大人居然也就是一个“同进士”!这个故事在徐珂的《清稗类钞》也有记载。
摘自《文史博览》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