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柳祥国:用心炼锌,30年干好一件事

  工人日报   2024-09-29 10:48:13

一顶安全帽、一身蓝色工装、一双胶鞋、一副乳胶手套、一副防护面罩……身着这套装备,柳祥国在锌电解槽上一干便是30年。

柳祥国是中国五矿首席技师、中国五矿所属湖南有色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级技术专家。公司主产品包含锌、铅、铜及锌基、铅基合金,铅锌总产量多年保持世界前五、中国第一,产出的析出锌片广泛应用于合金、汽车、医药等实体经济领域。

锌电解是湿法炼锌生产系统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难的一道。工人要在40多度、弥漫着酸雾的锌电解槽上进行装槽、出槽、巡检、剥锌、码堆等工序。从一名临时工到全国劳动模范,柳祥国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改进工艺,带领同事们先后总结出60多项创新成果,为公司年创造效益1亿元以上。

(柳祥国在电解厂的作业车间工作。工人日报记者 肖婕妤 摄)

从实干中要创新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走进株洲冶炼集团柳祥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满墙的荣誉见证着柳祥国这些年来扎根一线的成长之路。

1993年,柳祥国入职株洲冶炼集团锌电解厂成为一名冶炼工人。为了学好槽上的核心技术,柳祥国在电解槽上一待就是四十多天。一个班干下来,全身湿透,长筒套鞋和胶皮手套能倒出汗水。因为酸雾的腐蚀性,他的鼻子两边还隐隐留下两道伤疤。

尽管锌电解流程复杂枯燥,环境艰苦,让人身心俱疲,作为家里老大的柳祥国却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在一道道工序中仔细观察、重复试验对比、看书学习、时刻拿个小本记录操作方法……入厂第二年,他发现通过“改进电解槽的槽杠子”可以稳定阴、阳极,提高锌的产量,提出的第一条创新建议——“阴阳两极定位法”在全厂推广,获得株冶集团科技创新一等奖。

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柳祥国干劲更足了,在一线岗位上不断摸索新的操作方法。2006年,针对锌电解高能耗的生产现状,柳祥国将自己平日里记下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思路进行总结和试验,试图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精细先进操作法。

为了测试一个小项的数据效果,柳祥国每天将50多斤重的阳极板提上拿下几百次,不断对数据进行记录、核对、校正。最终,总结提炼出《柳祥国“平、清、紧、看”四一先进操作法》,打破了锌电解操作几十年的旧工艺,该操作法一直沿用至今,每年能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7600万元以上。

2011年“废阳极板定位”建议实施后创造经济价值980余万元;2012年“五步操作方法”实施6个月后,比兄弟班组多产析出锌126吨;2013年“阴阳极操作法”全厂推广,每年节约阴极22045片,节约阳极7200片,共创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2020年首创国内湿法行业99.997%高纯锌与“电解厂槽上槽下精细化操作二十 条”,为冶炼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材料……三十年如一日,柳祥国始终坚守在锌电解一线岗位上用心炼锌。“虽然在电解槽上工作很辛苦,但也正是在电解槽上30年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柳祥国从不后悔一路以来的选择。

(工作中的柳祥国。受访者供图)

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救火班长”

2000年,为了发挥柳祥国的带头作用,厂里任命柳祥国到产量、电效最差的班组任班长,在业务上出众的柳祥国一开始信心满满,但他慢慢发现班组内人心涣散,工作惰性占上风,还有人明着跟他唱反调:“厂子又不是你的,何必那么较真,图表现也不要连累我们!”

开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的班组会后,柳祥国每天拿着锤子、铲子抢着干班里最苦最累的活,每天早到1小时,晚3个小时下班,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讲授为什么这样做、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一个月下来,班里多生产析出锌30多吨,在全厂排第一名,“后进班”一跃成为“先进班”,班员月收入也随之增加,班员们对他心服口服。

之后,厂里常安排柳祥国到“后进班”带队,带出了“救火班长”的称号。他所带的班组多产析出锌3000多吨,创效5000多万元。

在多次带班组的工作实践中,柳祥国意识到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单元,带好班组对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辛苦的环境下工作,更需要愉快的心情和温暖的团体。

给过生日的班组职工放一天假,逢年过节给职工准备礼物……“带班不仅要用标准做事,还要有爱、要用心。”被别的班长问起带好班的秘诀,柳祥国这样说。他认为班组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力量,还要多站在职工的角度思考,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现在还是要培养更多的班组长,把我的技术和经验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成长,让班组管理上一个台阶。”柳祥国希望通过对班组长的培养来带动全体职工的工作干劲。30年来,他所带的班组也先后获得全国有色工业协会“节约型班组全国50强”、湖南省“劳动竞赛先进班组”、株洲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工作中的柳祥国。受访者供图)

培养更多“柳祥国”

“工作要高标准”,这是柳祥国的工人父亲常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也是柳祥国一直记在心里的做事信念。入厂后,班里老师傅的言传身教更让他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并在工作中努力践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周师傅在调整阴阳极极距时,哪怕只有半厘米的差距,他都会精心调整好,为了不放过一片内接,会从槽上跑到槽下去,把内接找出来记好。他常说,宁可多处理3片阳极,增加3倍的工作量,也不能放过一片问题阳极。”从老一辈身上学到的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柳祥国受益终身,他也想把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干好工作没有捷径,我只是每天多了一点认真,多了一点责任,多了一点坚持,多了一点付出。我希望引领更多年轻人超过我。”这句话挂在了株洲冶炼集团的柳祥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进门的位置。“现在我每天还得去槽上,去了我才放心”,作为公司五级技术专家,柳祥国如今每天还会全套装备进车间,他说,只靠一个人柳祥国肯定是不够的,要培养更多“柳祥国”。

柳祥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以“不以事难而不做,不以价小而不为”的工作理念,围绕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降低电耗等各项经济指标努力。30年来,柳祥国参与培养高级工230余人、技师78人,培训公司各类入职新人1500余人。

每年柳祥国还专门抽出时间与全国多省市来公司实习的大学生交流成长经历,累计分享3万多人次,并在湖南有色职业技术学院、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用自己的故事讲述热爱、坚持、实干、努力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安彦璟 肖婕妤)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工人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