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09-29 11:03:44
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辛湘言
东方风来,潮涌湘江。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共湖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隆重召开,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进行研究部署并作出决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湖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矗立在全新的时代窗口,我们看见,三湘大地新一轮改革大潮正御风蓄力、奔腾而来。
(一)
时代正在急剧地前奔,变局正在加速地演进。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些历史考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用“六个必然要求”集中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作说明时又以“四个迫切需要”深刻阐明了党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定的战略考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推动湖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已经等不起、慢不得。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现代化新湖南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什么来改、改什么和怎么改,这是关键时期必须想清楚的时代课题。归根到底,就是要着力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这把“万能钥匙”,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除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动能和机制活力。这是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必由之路。
8月27日,湖南湘江新区湘江创智园建筑外立面施工已基本完成。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立足新发展阶段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要求。就湖南而言,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发展更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逼人态势。只有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更好地在中部崛起中“湘当给力”,在全国发展一盘棋中“勇挑大梁”,在国际合作中“湘名远播”,不断刷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条 ”。
从应对风险挑战需要来看,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新时代十余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针对湖仍然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改革提前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变量,依靠健全的治理体系和强大的治理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险阻,通过一系列战略创新实现干部群众推动发展、赢得未来的“逻辑转换”,在稳预期、强信心中争主动、开新局。
8月27日,涟源市龙塘镇莲花村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从改革攻坚的生动实践来看,湖南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改革,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2023年,全省经济总量由147亿元跨越到5万亿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24元、142元提高到49243元、20921元,实现了综合实力大提升、城乡面貌大改变、人民生活大改善。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湖南的今天,湖南的明天更离不开改革开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是“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的改革,触及的利益调整更广泛,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前所未有。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取得的辉煌成就,眺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必须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才能不断锻造发展新优势,形成发展新秩序,开创发展新局面。
(二)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全面对标中央精神 ,提出了一批有湖南特色、有创新突破的 改革举措,同时明确了第一批12项重点推进的改革事项 ,是湖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 。
“一子落”带动“满盘活”。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牵引作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当前,湖南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三个高地”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靠经济体制改革。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5个部分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并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探索构建‘连环债’清偿机制 ”“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构建高等院校及其学科设置调整优化机制 ”“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 ”等具有湖南标识度的改革举措,必将引领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9月10日,武冈经开区雅绮服饰有限公司,员工在智能生产线上赶制订单产品。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当前,湖南一些地方“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问题仍然存在。鉴于此,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机制”作出部署。唯有把相互制约和监督的要求落实到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的程序规则之中,健全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无缝、有效”对接,才能更加有效地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这两道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南的融合命题, 聚焦音视频、数字文博、动漫游戏、数智出版、文旅融合、数字文化贸易等重点板块精准发力,扎实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湖南新作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明确“推进博物院(馆)体制机制改革”“建好数字文博大平台”等举措,通过逐步建立省内高校与省博物院人才培养、文物研究等合作机制,探索构建博物院(馆)省市联动体系,让三湘大地丰富的文化遗产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9月20日,游客来到衡阳市石鼓书院,探寻湖湘文化的根脉之美。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突破口,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探索创业带动就业新措施,深化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改革的含金量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基层首创精神,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汇聚民情、汇聚民智、温暖民心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当前,湖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绿色低碳发展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要靠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治理欠账多等问题。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更加自觉地落实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湖南生态资源丰富,完全有可能在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上率先深化改革,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特色转化通道,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互促共进。
9月18日,道县清塘镇陈熊村,鱼塘在霞光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泰民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当前,湖南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必须正确处理好“刹车”和“油门”的关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加注重安全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协同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加快补齐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安全运行的短板,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筑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始终确保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正确的政绩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预警和评估分析制度,必将有力破解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构建运用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机制,建设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对于破解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防治难题大有裨益。
(三)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只有坚持和运用正确方法,才能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真正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同时,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拼劲、闯劲、干劲,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把“没有经验”变成“先进经验”,把“没有先例”变成“成功范例”。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新征程上,必须把“问题清单”当作“改革清单”,“什么问题突出,改革就指向哪里”,聚焦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以及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对症下药、持续用力,以精准有效的改革举措,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更好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7月1日,市民、游客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参观。
——始终坚持系统集成。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的关联程度更高、协同程度更强。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制度质量、更加注重落地见效,让各项改革举措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始终坚持突出重点。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平均用力,要深刻领会“五个注重”的明确要求,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善于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明确优先级,做到以点带面,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在不断战胜一个个突出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全局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始终坚持法治思维。 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有序推进改革。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我们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改革“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唯有实干。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