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探索建筑(装修)垃圾运输“更优解”

通讯员 彭毓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30 17:08: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毓妍

9月29日,湖南湘江新区建筑(装修)垃圾运输车辆发车仪式正式启动,280余台建筑(装修)垃圾运输车一一从起点驶出,开往各个小区。

自此,湘江新区建筑(装修)垃圾运输正式全面进入规范化、有序化运营阶段。

新模式 新气象

9月30日上午9时30分,一辆在醒目位置印有公司名称和警示标志的运输车,驶入洋湖街道龙湖江与城小区

“倒车,请注意……”伴随着提示音,湖南铁驰环保运输公司驾驶员徐韧将车厢倒进建筑垃圾收集点,准备将装修垃圾运送上车。

“我主要负责洋湖片区的装修垃圾运输,这边楼盘多,每天要跑5-6趟。”装修垃圾上车后,徐韧放下车顶篷布严严实实盖住箱体,防止垃圾半路洒落。

“走啦,下次再见!”车辆驶出小区前,徐韧向门口保安打招呼。对方拿出一张单据,两人先后签字后,这张记录着公司名称、车牌号、时间等信息的单据被周长林带走保存。

这是湖南湘江新区运行建筑装修垃圾“1+1+N”管理处置体系的缩影。据悉,该体系依托1家国有平台公司(麓谷市政园林环卫公司)、1家特许经营企业(云中科技公司)及“N”家临时建筑垃圾分拣点,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处置高效、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目前,湖南湘江新区共有26家装修垃圾运输企业纳入该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该体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90%及以上,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示范项目。

“26家企业和280余台运输车辆都是经过筛选的。”湖南湘江新区渣土处相关负责人韩克喜介绍,新区正逐步探索形成“五统一、两必须”管理模式:运输车辆统一公司标识、统一警示标识、统一放大号牌、统一安装定位系统、统一密闭装置。同时,必须运往指定的临时建筑垃圾分拣点和回收处置企业。

如果司机没有运往指定的目的地怎么办?徐韧指了指驾驶室内的北斗定位系统说:“倒在不该倒的地方,城管队员会立刻知道。”

打开智慧监管平台,只见屏幕上新区正在运行中的运输车辆信息一目了然,不仅能实时了解车辆动向,还能回看它们的行驶路线、停留时间。通过智慧监管平台,湖南湘江新区打造了一个收集、运输、处置、利用全闭环的管控体系,让湘江新区建筑(装修)垃圾转运更高效、更规范。

政府监管我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安全感湖南铁驰环保运输公司总经理张中说,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后,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了。“大家看到标志就知道我们是政府认证的正规军,信任度更高。”

向绿色运输体系转型

“开过电车你就知道,回不去了。”徐韧是此次改革首批开上电车的司机,他直言,和原来的柴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动能明显更强劲,压缩能力也更强。

传统燃油渣土运输车,污染环境、通行受限,且油耗、气耗成本较高,越来越成为制约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韩克喜介绍,此次上线运营的58台新能源电车全部安装360°无盲区监测、声光报警、防碰撞预警、驾驶行为监控等安防设备,拥有换电速度快、成本耗能低、绿色无污染的特点,而且箱体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既能防止装修垃圾的掉落,也能够防止雨水进入,较为彻底地解决了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尽管目前尚未实现纯电动装修垃圾运输车辆全覆盖,但此次通过筛选的柴油运输车均装配了360°无盲区监测系统和声光报警系统。

“对我们来说,电车最大的好处是噪音小,不扰民。”龙湖江与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原来的柴油运输车声音比较大,一作业就有噪声,有时候会收到投诉意见。“现在换了电车,声音小了,看上去也更干净了。”

增加行业“含绿量”,就是提升发展“含金量”。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陶湘闽表示,下一步,湖南湘江新区行政执法局3年内逐步实现新区城区纯电动装修垃圾运输车辆全覆盖。同时,将联合相关部门与企业,全力确保建筑垃圾资源化规范化运行,为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编:王宇蓝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