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09-30 18:02:39
作者|任彧婵
文旅节目如何做得既有底蕴、又有意趣,既有艺术性又有传播性呢?《衡山论道》提供了一种新范式。以秀冠五岳的衡山为起点,带领观众来一场衡阳深度游,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点并重,当代学者与古代先贤共鸣,探访古迹,触碰历史,《衡山论道》带观众找到了衡阳古城新的打开方式。
文化名人自带流量和话题助力文旅
节目还未开播之时,嘉宾阵容的公布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在嘉宾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节目组本身就很有文化品味,嘉宾都是行家里手。唐浩明、杨雨、陈铭、萨苏、侯京健、郦波、李诚儒、马德钟等出场嘉宾,够分量、也有流量,都是在以往的电视节目当中早已为大众熟知的出圈熟客,而即便是大众认知当中的“生脸”,一看履历便可知道,也是各自专业领域中响当当的“硬腿”。
果不其然,节目一经播出,嘉宾的底蕴和内涵成为了节目的品质保障。喝一壶茶,年轻后生跟长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足下这片土地的传奇故事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展开了,用长沙话来说是在“扯粟壳”,氛围轻松愉快,语言网感十足,可聊的话题其实很厚重,深沉的话题却不带一丝说教感,让观众仿佛也置身于茶桌的一方,沉浸感、代入感很好。
深挖地方好故事赋能一连串小景点
衡阳历史悠久,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石鼓书院传承千年,各领域的名人大家闪耀于历史星河。胡安国、怀让、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周敦颐、张栻、朱熹、李泌、李芾……这些人物并不一定都是衡阳籍贯,但都在此地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故事。衡阳拥有17家书院,数量居全国之最。曾经,这里的学子如同星星之火,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远播海外。
如今,斯人已逝。衡阳城亦在战争当中损毁严重,在历史的残垣断壁中,这些闪光的故事和风流人物也稍显零落,但好在我们并不曾忘记。
《衡山论道》翻开历史的书页,将这些人物和故事重新带到了观众眼前。8集的节目对应8种跟衡阳相关的文化,也对应多条衡阳深度游的精品旅游线路,这些隐没于历史云烟中的故事,是这些小景点的灵魂。这些景点,或许是一间小院、一块石碑、一段小路……它们或湮没于尘嚣、或隐藏于山水,它们曾经很大很大,大到足以改变历史进程;此时此刻,它们又很小很小,小到会被行色匆匆的我们轻而易举地忽视。
可“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这些小景点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它们的终局不该是颓圮,而应当是复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金量,正随着每集节目的播出持续上升。
漫谈全景式呈现覆盖更大面积受众
节目的8集分别涵盖湖湘文化、书院文化、革命文化、山岳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可谓包罗万象。这种宏观的全景式呈现覆盖到了更大面积的受众。漫谈就像历史线头的集合,每个观众都可以循着线头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衡山论道》虽然是漫谈全景式的呈现,但内容却不空泛,反而很是生动具体:在石鼓书院的李忠节公祠,嘉宾杨雨老师为大家讲述了李芾领兵抗元,城破阖家殉难的悲壮故事;查阅石鼓书院的历史可以发现,自唐元和五年(810年)以来,石鼓书院曾四度毁于兵火;节目借嘉宾之口如是说道:“战争远离之时,文人才有一方安静的书桌。”千年兴衰荣辱,随着节目中的一曲弹词转场。
从未切身体会过历史书上概括精简的描述,可当我们跟随节目的镜头下到真实的水口山的 矿井,在当下的矿井当中追忆往昔,那种历史的痛感便扑面而来。
来到锣鼓喧天的祁剧团,主持人和嘉宾跟着剧团深入社区和群众送表演,真正将文化传播到了基层,也将综艺节目的送到了人民中去,录节目的同时,也顺带做了一回文艺志愿者,身体力行的学习祁剧,上台表演,做传承者,做传播者。
文化的确不是孤独的行走,文化是需要人的关注和传播的;旅行也无需孤独的行走,当旅行是三五好友结伴的时候,氛围最是其乐融融。不必查攻略、不必找导游,跟着节目去打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游。国庆小长假要到了,去衡山实地感受一下衡阳的“道”,衡阳之旅也许会因为这档节目变得与众不同。
责编:邓正可
一审:邓正可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