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 凤起高庙 探源文明——洪江市保护和利用高庙遗址掠影

  湖南日报   2024-10-01 08:53:2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畅

通讯员 粟圣谷 李林

世界稻都,情醉怀化。9月27日至29日,第三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在洪江市举行。期间,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湖南省文物局和怀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洪江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备受关注。

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场。杨锡建 摄

“它既是湖湘古老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华夏文明早期发展历程中的一颗耀眼星辰,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54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行业顶尖专家现场权威解读高庙文化,多元交流、思想碰撞,掀起一轮高庙文化研究的新热潮。

2005年4月高庙遗址发掘现场。杨锡建 摄

举办学术论坛 探寻远古文明之光

从历史上来看,关于沅水流域文明的相关记录少之又少,仅有零星文献传世,对于中原文明而言,这里是古老而神秘的“南蛮”之地。

但是,高庙遗址的发现,改变了大家对这片土地的认知。早在7800年前,高庙远古先民在这片土地生产、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

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于1985年9月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为典型的贝丘遗址。1991年、2004年、2005年,先后对其进行了三次科学发掘,出土了以高庙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为主体的丰富遗存,所处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2005年,该遗址被列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第4次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

高庙出土的玉器。杨锡建 摄

“高庙文化,作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存,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深邃底蕴与璀璨文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高成林说,自高庙遗址于1985年被发现以来,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和深远的历史价值,持续吸引着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

“高庙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重要遗址之一。”洪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长久说,加强高庙遗址保护利用,深入挖掘高庙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在怀化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洪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化高庙遗址的保护利用以及高庙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洪江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积极奔走、沟通协调。去年9月,首届高庙遗址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长沙举办,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高庙遗址延续近三千年的丰富文化堆积,建立起了沅水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框架。以白陶为特征的文化因素从沅水山地起源,向外传播、扩散,影响到淮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对我国史前及后世精神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

此后,高庙遗址研究进入了考古学界的学术专攻范围。

9月28日,安江农校纪念园,金稻飘香,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等重量级专家参会。

高庙出土的陶器。杨锡建 摄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图像资料,高庙文化陶器表面图像的种类最多样,构成最复杂,内涵最丰富,艺术最高超,凤鸟、獠牙神像等均为最早出现,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极为丰富。”研讨会上,首位作主旨发言的王巍说。

当天,专家学者围绕高庙文化的界定(时空范畴)、高庙文化白陶发现与研究、高庙文化陶器图像研究、高庙文化祭祀行为与早期精神信仰研究等主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来自远古文明的这道光,在学术火花的碰撞中,越发清晰明亮。

高庙遗址博物馆。杨锡建 摄

活化保护利用 打造农耕文化名片

连日来,位于高庙遗址西侧的高庙遗址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高庙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一粒种子”的设计理念,融合白陶凤纹、贝壳等典型特征,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尽现远古和自然之美。同时,结合现代凤鸟的形象,融合高庙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凤鸟祖型的元素,打造了主题雕塑。

博物馆展厅以“凤起高庙 文明根脉”为主题,分“高庙遗址 沅湘明珠”“远古先民 生生不息”“白陶源地 美成在久”“凤起高庙 艺术殿堂”“文明根脉 泽润中华”五个部分,共展出文物和标本500余件。

出土的稻谷。李夏涛 摄

怀化市、洪江市对高庙遗址的保护、监管与活化利用,不遗余力。

去年6月,怀化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高庙遗址保护利用的决定》,高庙遗址保护利用步入法治轨道。

去年7月,洪江市高庙遗址保护利用中心成立,搭建起抢救保护、合理利用、推动发展的工作平台。打造“沅水曙光”洪江高庙文化陈列展馆,编制完成《高庙遗址保护规划》。

今年,高庙文化遗址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大遗址名单,高庙遗址博物馆建设完工。“目前,高庙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高庙文化进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范畴。”高长久说。

洪江市的脚步并不止于此。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如同宝藏般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将高庙文化打造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精心开发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举办丰富多彩、充满文化内涵的活动,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这样,不但能够如同注入新鲜血液一般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还能够为高庙文化穿上一层坚固的保护铠甲,让它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如同凤凰涅槃一般重获新生。”在参加第二届高庙文化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王仁湘说。

王仁湘所说,与洪江市所做,如出一辙。

洪江市安江镇全景。杨锡建 摄

眼下,洪江市正加快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加速《高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

该市将沅水两岸丰富的稻作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规划建设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该旅游区以“一园一苑”为核心,培塑高庙考古遗址公园和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苑两大片区。其中,高庙考古遗址公园以高庙遗址展示区、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陶艺部落、逐水湿地、沅水游乐、高庙遗址传统村落等6个核心区为依托,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苑以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大畲坪·白陶岭、农耕文化体验区、黔阳行署旧址、稻达营地等6个核心区为抓手,力争今年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2至3年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让文物活起来,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洪江市文旅广体局局长谢世旺说,该市将加强高庙文化保护传承,逐步搭建起从远古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到文化旅游的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建成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旅游景区,努力打造湖南农耕文化旅游名片。

原载于《湖南日报》10版

责编:肖畅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