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悦读丨在周家大院,邂逅五百年前秋日的风雅与气派

  湖湘地理   2024-10-05 16:23:16

传承27代的 永州周家大院

去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古城的周家大院游玩,纯属临时起意。

初秋,恰逢道县同事兼好友周先生家有喜事,好一番热闹之后,我们返回大湾区时,途经零陵古城,周先生说:“《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在我老家道县出生,我是他的后人。在零陵,有周家大院,人称‘民间故宫’,是周家后人从道县濂溪故里迁移到此后所建。”周先生盛情邀请,“要不要让我当一回导游?”

我们从零陵核心区驱车南下,进入县道后贴着潇水支流贤水河行驶约半小时,30公里左右,便抵达零陵富家桥镇干岩头古村。轻启车窗观之,整个村子三面依山,一面傍水。周先生介绍,该村南倚锯齿岭,东濒鹰嘴岭、凤鸟岭,西临青石岭,北面则有进水河和贤水河在村前汇合。濂溪先生后人、晚清重臣周崇傅对此曾有十分生动形象的描述:“左边青石挂板,右边双凤朝阳;门前二龙相汇,屋后锯子朝天”。

周先生说,干岩头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已经传承27代,每一代都会扩建维修。500余年来,村中无杂人,全是周敦颐的后裔聚族而居,故名“周家大院”。至今,仍有几百人居住在这些祖传的老屋中。该村先后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最具人文风情古村落。

踏入周家大院,仿佛回到那个风雅的时代。周家大院,由保存完好的6个明清古建筑院落组成,包括明代的三座建筑——老院子、红门楼和黑门楼,以及清代的三座建筑——新院子、子岩府和四大家院。这些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整个大院包含门楼六座、房屋2000多间、天井136个、廊亭36座及巷道43条。每个院落相隔200至300米,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相连,展现了从明中后期到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是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古民居群。

纵观整个大院,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建筑精美、设计精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门楼,上面挂着“濂溪故里”的匾额,字体刚劲有力。门楼两侧的石狮威武庄重,穿过门楼是一个广阔的院落,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光滑而古朴。

第一个参观的是老院子,初建于明代,是周敦颐后裔干岩头分支迁移始祖周佐所建。砖木结构,坐南朝北,正屋三栋进深,面阔三间,由门楼、厅堂、祖屋组成,中轴对称分布,横屋东西排列,形成四合院格局。

接下来,我们移步红门楼,红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周佐季子周希圣所建,因周希圣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故红楼亦称“尚书府”。红楼为砖木结构,南北向,正屋四栋进深院式格局,东、西两侧对称排列六栋横屋。周希圣生于干岩头,中举后授予华阳县令。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因政绩突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传说“尚书府”是周希圣在任尚书期间修建的,房屋建筑制式是重檐屋顶,显示了主人不一般的地位和身份。如今的“尚书府”,只保存了门楼和一进旧堂屋,门楼上的“尚书府”匾额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如今,红门楼仅剩下门楼和最后一栋正屋,院落中间部分已经变成了人们来往的通道。

紧接着参观的是黑门楼,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由周希圣的长子周自稷所建。为了表示谦逊,区别于其父之红门楼,他将门漆为黑色,故名黑门楼。其构筑法式和装饰风格与红门楼一致,但院落规模更大,纵深开间更显开阔、通达、大气。此外,对称结构中呈现了错落有致的变化,并增辟了院后花园。

随后来到的新院子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周希圣第八代玄孙周绍陕在耕贸发家后所建。这是周氏族人在清朝建造的第一座院落,相对于老院子而被俗称之新院子。

既有“尚书府”也有“翰林府”

我们在子岩府停留的时间最长。在子岩府祖堂屋神龛两侧,一副木刻对联显得格外醒目,“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子岩府是以周崇傅的号命名的府第,由其子侄及其他兄弟于清光绪年间合力建造。这座庞大的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因周崇傅曾入翰林,故也有“翰林府”之称。其规模宏大,装饰精美,是周家大院古建筑群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也是保存得最好的院落。

以周崇傅的号命名的子岩府,为何是由其子侄建造的呢?原来,周崇傅,字少白,号子岩,兼具文武之才。38岁中进士,后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并在江苏、浙江整饬盐纲,以廉洁而著称。后因被诬告而蒙冤自尽,清廷查明真相后下诏平反,重金抚恤。其子侄用此款合建了这座院落,至1902年完工时,周崇傅已去世十年。这座宅院坐西朝东,拥有四进正屋的结构。北边有三排横向三栋屋,南边则是两排横向三栋屋和一个花园。正大门楼上挂着对联“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渊媚”,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一个院落,称为“四大家院”,由周希圣第八代孙的另一分支——周绍昌的四个孙子周正琪、周正琳、周正珪、周正瑚于清光绪年间开始建造,并在1912年完工,村人称之为“四大家院”。这个建筑群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由正院、老院、书院、炮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群中还设有私塾、小姐绣楼等设施,展现了时代特征。

在“四大家院”的地坪上,用两种颜色的鹅卵石铺成了一幅“鲤鱼跳龙门”图案。这不仅表达了对子孙后代能够出人头地、通过读书进入仕途的期望,鱼周围的圆形图案也寓意着家庭团圆。

漫步在这些院落间,高耸的马头墙、雕梁画栋的房屋、宽阔的庭院,无不展现出名门望族的气派。那些斑驳的老墙和布满青苔的地砖见证了周氏一族的荣耀沉浮和时代变迁。

责编:刘双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湖湘地理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