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08 10:32:41
徐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当代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新生代,思政工作自然要向学生聚集的网络平台挺进,这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青年成长成才所需。要构建并实践网络育人新模式,通过筑牢网络育人“强后盾”、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擦亮网络育人“金名片”,不断巩固和完善网络育人阵地,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事业发展最大增量的关键一环。
组建具有融合传播能力的网络队伍,筑牢网络育人“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网络队伍是落实网络育人各项重点任务的关键因素。高校要将网络人才队伍纳入“全员”协同育人的范畴,通过设置网络育人课时等方式,鼓励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专业教师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参与网络育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尽快将网络育人成果纳入科研统计、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以期调动教师参与网络育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快网络育人队伍能力提升,推动网络育人所需的宣传技能、英语技能等纳入教师能力培训、教学竞赛内容,以面对网络的瞬息万变。要如同过去重视课堂思想政治工作一样,更加重视网络育人工作,让更多教师懂网络、善用网络,让网络阵地有党放心、家长满意、学生信赖的网络育人队伍。
拓展网络平台,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网络平台能够突破传统思政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是网络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要打造一批师生黏合度高、受众覆盖面广、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平台。组建以“两微一抖”为主的校级新媒体平台,针对出国留学培训交流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现状,探索培育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延展网络媒体宣传矩阵,为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思政提供平台支撑。要有效发挥网络育人亲切性,鼓励教师入驻B站、抖音、微博等新型的网络平台,让学生与老师在网络世界倾诉、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用好网络。要有效增强网络育人方向性,加大主题策划,与校园媒体同频共振。在主题节日、校园文化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各校园新媒体平台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围绕同一主题深入策划,把新闻宣传、思想教育、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推动实现育人全过程、影响全方位、传播全效能。如在国庆节,依托校园新媒体平台分别策划共和国同龄人、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
培育网络文化精品,擦亮网络育人“金名片”。网络文化作品决定网络育人工作的最终效果。网络育人的效果要明显,关键是打造好一批网络正能量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等网络文化作品,让文化精品打动青年学子、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要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重大主题,学会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时代“大主题”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小话题”,让网络思政不盲目、不枯燥。要特别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精品网络文化活动中,引导广大师生在参与网络文化活动中铸牢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精准滴灌、润物无声,切实增强校园网络育人平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打造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校园网络育人平台。要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吸引力和新颖性。加紧研究掌握VR等新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通过新技术、新应用、新表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目标更快速、更大规模地实现,让网络文化产品充满时代感、正能量,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如,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推动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互育”,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教学素材,以VR体验为教学形式,为师生提供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视听体验,打造富含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网络思政教育特色产品。要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贴近性和时效性。改善网络文化作品的话语体系,鼓励教师、学生讲身边的事、讲感人的微故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通过“网言网语”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让“高大上”的理论学习更加“接地气”,让师生更好地内化转化理论知识。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虚实贯通、师生联动、媒介互融——‘三全育人’背景下‘333’网络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23JP065)研究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易博文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