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左宗棠

周云武   《文史博览》   2024-10-08 11:19:15

文/周云武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论是中兴名臣,还是志士名人,论个性,左宗棠恐怕是最鲜明的一位。 

唯恐苍天负我

左宗棠年轻时就自比诸葛亮,号称“今亮”,其豪迈而狂傲的个性坦露无遗。 

左宗棠自号“今亮”,当然也还是有点底气的。他在乡试时是否中举,引发了一场争论,关键时候,湖南巡抚吴荣光叫人打开密封条,看到考生名叫左宗棠,发话了:我在湘水校经堂讲学时,这个学生7次考第一。 

平时成绩如此优秀,这次考试也不赖,又是“省长”的学生,当然中举! 

但是,到了会试,左宗棠却3次不第,这可能是他一生心中最大、最不服气的痛。 

第一次会试落榜,还受得了。第二次本来迈进了进士的大门,却因排名靠后,在湖南湖北两省人员平衡时被刷掉了,为了照顾“情绪”给了个“誊录”。誊录什么意思呢,就是专门抄写材料的人员,相当于官员手下秘书的“秘书”,或者安排个县令之类是可以的。左宗棠哪受得了这个“低位”,直接将“誊录通知书”丢了。第三次会试,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却再次名落孙山。 

一怒之下,他发誓再也不考了!忧愤之余,26岁的左宗棠自题一副挽联: 

慨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委残芳草,满腔血洒向空林,问谁来歌蒿歌薤,鼓琵琶冢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松楸魂魄,奋激千秋,纵教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倘他年化鹤东归,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现出金身,愿从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消磨锦绣心肠,逍遥半世,惟恐苍天负我,再作劳人。 

核心意思是:像我这样的天才,即使朝廷不用,也是一世大雄;就算我打算做个樵夫渔民、闲云野鹤,只怕国家缺不了我,到时还是要来打扰我。 

这联语虽说是调侃自己,却难抑天高心气,难掩旷世才华! 

左宗棠书法对联

大刀开路,谁敢阻拦 

        左宗棠命中多遇贵人。陶澍、林则徐、胡林翼、郭嵩焘等众多晚清名臣鸿儒都曾举荐或托“孤”于他。 

1852年,经胡林翼力荐,湖南巡抚张亮基三顾茅庐,40岁的左宗棠终于第一次出山,投入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两年后,左宗棠受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力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 

自此,才真正踏上仕途。 

幕府,无论能力怎样强,总还是巡抚的高级参谋,拍不得板的。但左宗棠不一样,他必须大权独断!骆秉章呢,不仅是让出大权落得个清闲,竟还全心尽力为左幕府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全然不顾及别人“大权旁落”之类的挑唆和议论。 

这种状态久了,左宗棠又开始狂放起来,有一次对骆巡抚说:“公犹傀儡,无物以牵之,何能动耶?”这玩笑开得也太过了点。骆秉章却一点不生气,打个哈哈,过去了。 

骆秉章画像

不久,左幕府的性格还是惹出事来了,而且差点掉了脑袋! 

永州镇总兵樊燮,一次来拜访骆秉章,左宗棠受托出面接洽。樊燮对左宗棠双手作揖,算是行礼。左幕府大喝一声:武官见我,不论大小,一律下跪请安,你为何不请安? 

这樊燮乃朝廷二品官员,也不把幕府当回事,竟高声回道:我朝哪有二品官给小举人请安的先例? 

这话一下刺到了左宗棠的痛处,传言左当时对樊动了手,且咆哮道:王八蛋,滚出去! 

不料,樊总兵有个关系颇硬的后台,乃湖广总督官文。樊总兵便通过官文直接把“状子”告到皇上那儿去了,咸丰看过官文的奏折,当即批示: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 

旋即,一场惊心动魄的挽救左宗棠脑袋的行动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一直到转危为安,因祸得福,突然受到咸丰皇帝召见,并委以重用,左宗棠始终浑然不知,后来得知实情后倒是吓出了几身冷汗,也从心底里感激胡林翼、郭嵩焘、骆秉章、潘祖荫,甚至肃顺等大臣们的搭救,感慨朋友的真心真情。 

都说才华养个性,其实朋友也养个性。左宗棠一直到老,都是这种个性。 

1882年,时任两江总督  的左宗棠去上海检查工作,欲进上海租界,根据租界的规定,中国人得先去工部局领“照会证”才能踏进租界。左宗棠火冒三丈:上海是中国的土地,外国人只是租借一下,中国人在中国的地盘上走,谁说要什么照会!当即命令亲兵,子弹上膛,大刀开路,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他如此剑拔弩张,没有挑起事端,反而赢得外国人的妥协与尊重——撤销阻挡,毕恭毕敬!第二次再来,竟主动放礼炮13响。 

这一年,他刚好70岁。 

是红说红,是白说白

左宗棠迈入仕途进入官场后,和许多官员搞不来。而且,其中不乏曾有恩于他的人。 

郭嵩焘,湖南湘阴人,跟他算得上是发小、知己,还是亲家,在营救他的时候,郭嵩焘是出了大力的。1865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兼督办广东军务,郭嵩焘此时是广东巡抚。 

有关郭左交恶的史料及结论,众多史学家研究得够详细了,一个摆着的事实是:左宗棠并没有因郭嵩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和亲家就徇私情,网开一面,而是对其不作为或作为不力等据实奏报,甚至还建议调换了广东巡抚的职务,或许在左宗棠看来,郭嵩焘实在不适合这个岗位。

郭嵩焘

郭左交恶,左宗棠还因此被人指责“忘恩负义”,郭嵩焘至死也不肯原谅他。左宗棠死后,郭打算给他的挽联是:“世需才,才亦需世;公负我,我不负公。”后多人劝说,才换了一联。 

但左宗棠的个性就是这样,是红说红,是白说白。 

曾国藩也是对他伤够了脑筋的。打太平天国,曾国藩有次杀了几十个起义军,由于急需成绩证明忠心与决心,便向朝廷谎报大捷。左宗棠立马纠正是小捷,不给曾国藩台阶下。后曾国藩攻下南京,报幼天王已死,左宗棠又不依不饶,向朝廷报告说幼天王逃出了南京。 

李鸿章跟左宗棠既联手又分工平西捻,向朝廷奏报说西捻军首领张宗禹已被杀,左宗棠却站出来说是假的,谎报。对此,李鸿章也是恨之入骨。 

左宗棠一生的功绩,首推收复新疆。但在收复新疆的关键当口,朝廷上下是颇有争议的。国内财力不够,难以支撑,就连左宗棠极为器重的沈葆桢,也和李鸿章一唱一和,极尽反对。俄国想求和,却又张着强势的血盆大口,欲虚张声势,吓退左宗棠。 

哪知左宗棠可不吃这一套。他私下里安排湘阴老乡虞绍南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棺材,叫8个士兵抬着棺材,军旗招展,西征出关! 

他这是昭示世人:68岁的左大帅,抱着必死之决心,定要收复疆土! 

按说,像左宗棠这样的个性是很难在清末官场上混的,官场上讲究会揣摩,有城府,善谋略。这些,于左宗棠而言,要么不存,要么不屑,要么不擅,但他依然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学学左宗棠,性情率真了,人心就通透了,交往就直接了,社会就简单了。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