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椿 新湘评论 2024-10-08 15:48:08
苏宝顶远眺
姚茂椿
东方天空的浓黑渐渐地被抹淡,不一会儿,淡淡的红光从云层缝隙里射出来。那些光很快就连成一片,霞光浸染,亮色的平台尚未搭建完成,一个火球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我还没来得及细细观看火球的模样,双眼便被万道金光糊住了。
我快速启动大脑里往事的储存器,搜索高处观日出的画面。没有,一点记忆都没有。眼前这雪峰山最高处的苏宝顶日出,就是里面唯一的图片,今后也可能是独有的收藏。随着太阳慢慢上升,山巅沁人的寒风收住了“呼呼”的声音,但寒冷还是直达肌骨。上山前,因为天气酷热,我们都没有准备厚衣。但此时也顾不得寒冷了,缩着身子,只想找个好角度拍照。
我们是凌晨4点多钟乘车上山的。汽车在车灯照射下转弯爬行,不断地往上行进。一路上并不孤独,一些同样兴冲冲的车辆在我们前后行驶着。山坡背风处,不时可见数头黄牛聚在一起,发出“哞哞”叫声。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雪峰山上养的牛不用回家,长年住在山里。难道不怕偷吗?有点不可思议。可见雪峰山一带社会风气是多么好。多年来我一次次乘汽车走湘黔公路,翻越雪峰山,上山前或上山途中都会在山间小店吃中餐,对当地人的热情良善深有感触。
沪昆高速和高铁开通前,我过雪峰山多因出差,也有春节不乘火车而搭车回家的情况。冬季下雪不敢从这里经过,常绕行益阳常德过怀化沅陵。因此,我从没看见过雪峰山大雪封山的壮观模样。虽从没有穿行白雪皑皑冰滑难行的道路,却对蜿蜒山路的浓雾弥漫深有体会。数米之外只闻车声轰鸣,不见车影,常把我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眼前没有雾的踪影,随着阳光的照射,山间开始飘出淡淡的云朵。跟着那些云朵,我的目光游走山间,思绪也随着飘远。
雪峰山是红色的群山,一条条山路上走过许多革命先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向警予,1912年从溆浦出发赴长沙读书,后赴法勤工俭学,其间与蔡和森共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与创建计划,与周恩来等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回国后,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向全国女性发出力争女权和民权的呼喊。1928年3月,因叛徒出卖,向警予在汉口被捕,面对严刑逼供,她宁死不屈,展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的长征队伍,转战雪峰山间,留下了他们北上抗日的足迹。粟裕大将身经百战,被誉为“中华战神”。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处处活跃着他英武的身影。1984年因病逝世,家人从他火化后的头颅骨灰中,发现了长期伴随并折磨得他痛苦不堪的3块弹片。雪峰山的一座座红色丰碑,永远耸立在人民的心中。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雪峰山群峰傲立,苏宝顶成为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见证。1945年4月开始的雪峰山会战,是抗日战争的决胜之战,可歌可泣的最后一战。侵华日军为了争夺芷江空军基地,从几个方向穷凶极恶地扑向芷江。中国军队依托巍巍雪峰群山,英勇抗敌,终于打赢了历时55天的“芷江保卫战”。雪峰山会战胜利,加快推进了1945年8月21日的“芷江受降”。
苏宝顶上,此刻已是明晃晃的一片。山峦连绵,雄伟壮观。山头的风电设施,在晨风中摇着“大风车”悠悠转动。在这近2000米的高处,高大的树木不见身影,只有贴地的小树花草,正向着阳光露出自信的笑容。山下,金黄的稻浪翻涌。被稻浪包围的是安江农校,袁隆平身影此时在我的心底变得愈发高大。
从苏宝顶远眺,我看见中西部交通枢纽的怀化,已蝶变为闪亮的陆海新通道。空中飞机掠过,地上高铁疾驰,高速公路、铁路涌动着快速发展的浪潮。在职时我到怀化调研较多,足迹遍及每个县区。每次看现场,听山寨土话,乡情缭绕,深为雪峰山区的每一点进步而高兴。如今雪峰山周边的县市乡镇,街道整洁,人流不息;田野多是丰收景象,谱写着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生态美丽的崭新篇章;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等一股股新风,扑面而来……
太阳又升高了一些,苏宝顶的温暖慢慢将身心笼罩,远处的景象此时变得越来越开阔了。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