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艺风丨探寻黄永玉的艺术世界与人生智慧

  湖南日报   2024-10-12 07:32:05

文丨何玲

在喜迎国庆75周年和湖南美术馆开馆5周年之际,筹备半年的“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于9月29日开幕。

黄永玉先生是湘籍绘画大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晚年,黄永玉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新作延续了他一贯的质朴与幽默,并不断探索与创新,在技法和表达上更加成熟。他独树一帜的传统文化符号与融合式艺术表达,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作出独特贡献,也为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展览本是黄永玉先生为自己百岁生日精心筹划的新作展,首站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站选在长沙既因是先生的故乡,也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考量了美术馆的影响力和办展能力。长沙站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基础上新增50余件新作,集中展示了206件晚年新作。展览内容涵盖彩墨、纸本设色、剪纸、雕塑、出版物及艺术年表等,是黄永玉先生迄今为止最大、最全面的展览之一。展览名“如此漫长,如此浓郁”源自黄永玉先生1979年12月31日的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文章中还有六个字“那么色彩斑斓”,正如他这个世纪漫长的生命,如此浓郁而色彩斑斓。

10月2日,湖南美术馆,观众在欣赏“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笔者有幸担任此次长沙站展览的联合策展人,深度参与了从前期对接筹划、空间设计到落地执行的全过程。现就展览的策划、布局及其对后世的价值分享一些想法。

本次展览的四个展厅各具特色,既独立呈现又相互呼应,完整展现了黄永玉先生的多面艺术生涯,构建了其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世界。通过独特的色彩、灯光和展品布局,增强了展览的流动性和连贯性,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主展墙采用“深钴蓝”“清新绿”“樱花粉”三色区分,并通过色带处理解决了展厅过高和作品尺幅小的问题。弧角与切面大胆使用撞色设计,赋予展览现代时尚感,契合黄永玉先生鲜明的性格和大胆的用色风格。展线的弧形设计增强了观展的流畅性,使观众在不同篇章间自然切换,感受到展览与黄永玉艺术人生的深度结合。墙面文字和视觉元素以诗意独白,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眷恋。

世俗风情里的生活寓言。展览从三号厅的“艺术年表”开始,以时间为轴,老照片与大事记直观再现了黄永玉先生漫长且丰富的人生经历。作品以《鼠生肖》系列开篇,接着展示“牛”“虎”“兔”等生肖系列,逐渐过渡到“幽默漫画作品”系列。黄永玉先生的动物画多以寓言为题材,借此表达他对人生、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作品充满幽默智慧。为增强观展体验,展厅中间穿插了“猫头鹰”作品的数字化呈现,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趣味人生里的家国情怀。在策展时,我们特别注重用细节唤起对黄永玉先生生活中的温情记忆,例如布展中用了他早期设计的万荷堂草图、邀请朋友来万荷堂喝酒的“98岁生日卡”邀请函等,与“房间再小也能画画,房子再小也有笑声”的文字相互呼应,展现出黄老乐观坚韧的精神。该展厅主要展示了花卉题材及与生活相关的创作,尤其是他多次描绘的水仙与荷花。《今夜》是这个单元的视觉焦点,置于深蓝色独立空间,柔和的暖光照耀着作品,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展厅的结尾展示了黄老最后的作品《小夜曲》,描绘他与夫人月夜荡秋千的温馨场景。我希冀,画作不仅凝聚艺术家的深情,也让观者心生共鸣。

自由范式里的东方智慧。一号厅采用对称布局与半弧形门洞,增强互动性与节奏感。展出了“古代人物”和“中国画”作品,体现黄永玉先生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晚年他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97岁时创作的《曾经认识的一个女孩》用白描记录一段尘封记忆,细腻的楷书描绘出往事与时光;《孤雁图》寥寥几笔勾勒,题款“雁啊雁,何事留下了?”表达了他对孤独的深切感悟;内厅展出的巨幅作品《煞风景》,风中树木千姿百态,线条与色彩运用炉火纯青。展厅内用视频完整记录了黄老不打草稿直接创作的过程,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大道至简里的深厚功力。四号厅布置一组黄永玉先生2017年的《摔跤系列》组画,随性的线条和色块精准传达了摔跤人物的形态与动势,堪称摔跤教学图版。他为友人创作的《剪纸人物》系列与个人雕塑相结合,营造出平和亲切的氛围,承载了他质朴而真挚的友情。

四个展厅在连贯的观展动线中相互呼应,内容多元交织。7个视频采访穿插其中,深度引导观众领略黄永玉如何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的观照、人生的思考,以及他对时间、生命与艺术的理解。

欣赏黄永玉的作品,不仅仅要看画面内容,更要细细阅读画中的题跋,这在中国绘画领域也是独树一帜的创举。他运用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造型元素与色彩特征,最终实现了只属于黄永玉的绘画风格,这是别人学不来的。这些作品好看,好玩,生趣盎然,个性鲜明,画出了个人的所思所感,是中国现代绘画百年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次展览在文化和学术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在文化层面,黄永玉的作品展示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多样性,表达了他对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独特洞察;在学术层面,展览系统梳理了他一生的艺术历程,晚年作品展现了他艺术生命的升华与跨界创新,突显了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贡献,并引发了对艺术家晚期风格变化的学术讨论。

黄永玉曾写道:“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这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嘱托。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真挚的态度,向世人告白了他“漫长、浓郁且色彩斑斓”的一生。

(作者系湖南美术馆策划部负责人,本项目联合策展人)

责编:龙文泱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