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村山•辛小湘回乡记丨红色金家堤 火红振兴路

辛小湘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10-14 14:48:52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生动展示湖南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做法成效,讲好湖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故事,《新湘评论》组织记者从1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区)中各选取1-2个村进行蹲点式采访,推出“上村山——辛小湘回乡记”系列报道,今天我们来到了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

洞庭南滨、资水尾闾,“红色火种”再燃乡村振兴“燎原之势”!

走进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金家堤村,浓郁的红色气息融入绿色的生态发展格外醒目提神。崭新的柏油路旁党史标识标语与鲜花绿植交相辉映,高标准农田像棋盘镶嵌在大地上,翠绿的稻浪连绵起伏,粉白黛绿的荷花亭亭玉立,伴着微风顾盼摇曳。坐在凉亭下谈笑的老人、庭院里采摘果蔬的新农人和忙着为村庄“增颜提质”的工匠……共同绘就着美丽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红色火种”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政治标识,凝聚着历史沉淀后的人文精粹和强大的奋进力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挖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既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担当,又能将红色精神与乡土民情和发展之需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开了一个好头”,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

1923年11月,经党组织批准,上海西区党小组组长欧阳笛渔以中共湘区委特派员的身份从上海回到家乡益阳金家堤村进行党、团创建工作。1924年春,欧阳笛渔的堂侄,新民学会会员欧阳泽因病从法国回乡休养,也一起加入了当地党建工作中。1924年6月15日,中共益阳县兰溪金家堤支部成立。

1925年夏,毛泽东到益阳考察农民运动工作,专程到金家堤党支部进行实地考察并看望病中的同窗挚友欧阳泽,盛赞金家堤党支部的建立“开了一个好头”。

金家堤支部陈列馆(记者 陈艺婷摄)

今年是金家堤支部成立100周年。百年后,回望那段艰辛的革命奋斗史,金家堤支部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运用马克思、列宁的建党学说与益阳农村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为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广大农村建立基层组织创造了成功经验。

同时,这一革命火种的诞生,既有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革命先驱引领,又有团结奋斗、敢于斗争的群众基础,为当地在各个发展阶段接力续写新的发展篇章,奠定了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

如今的金家堤,处处洋溢着红色气质。从伫立的村标到路灯上安装“金家堤村logo”宣传牌;从入村主干道旁的“一大到二十大”会议标示牌到村内处处可见的文化墙和文化标语,红色文化与民风民情相融合,让人精神振奋,又心旷神怡。

金家堤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记者 陈艺婷摄)

2004年,为纪念金家堤支部成立80周年,赫山区委、区政府在金家堤支部旧址南面1.5公里处建起了金家堤支部纪念园。

讲解员谢曙冲,一位典型的益阳伢子,他见证了近年来纪念园的发展变化,对馆内的展览陈设非常熟悉。

“益阳县”党建发展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精神资源,是激励一代代益阳人奋勇争先的动力源。 深刻阐发红色精神的价值内涵,让参观者在感受薪火相传的奋斗精神中有所受益,也能让自己不断成长。谢曙冲说。

“没有调研,没有发言权”的标语警示着共产党人要通过自身调查研究解决现实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旁边正在保护修复中的毛泽东游泳纪念池,绿树成荫、水波荡漾;欧阳笛渔、欧阳泽故居,白墙灰瓦、树影摇曳。步入即将建成的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可以重温青年毛泽东农村革命调研之路,穿透历史感悟伟人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的人民情怀,领会红色精神从实践中来的真谛。

“红绿融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金家堤的旅游发展不局限于就景区抓景区的传统思维,而是把红色资源作为对外的窗口,充分挖掘文旅内涵,促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联动。

金家堤红色纪念池 (记者 陈艺婷摄)

当前的金家堤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有效融入了八字哨镇“一馆一湖一线” 红色旅游规划,形成了“金家堤三湘党建第一村(赫山区党史馆)——金家堤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苦竹湖生态园”的“金三角”周末乡村旅游线路圈。2023年,村上接待游客1.5万人次,收入8万余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产业。 豆角种植一直是金家堤村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然而仅靠种植豆角蔬菜很难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特别像很多时令蔬菜不易保存,如果不及时采摘很快就会烂在地里。

卜豆壳生态农庄负责人卜浩林对此深有感触,他2011年开始回乡创业,流转土地种植蔬菜,7年共投资超过1000万元,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8年,外出山东等地学习产业发展经验才调整了发展思路:上半年以种植豆角和辣椒为主,下半年主要种吊瓜子,并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做成“卜豆角”“卜辣椒”“坛子菜”等,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成倍增长。

说起产品销路,卜浩林略显兴奋地告诉记者,主要是产品质量过硬,目前光企业、市场的订单都够忙活了,还承接些公司团建和采摘活动等,销路不用愁。

金家堤卜豆壳生态农庄 (记者 陈艺婷摄)

“这几垅韭菜是用来喂鸡的,营养又能增加提升鸡的食欲,就是开胃菜。”走进村民夏大姐的小院子,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院墙内外和自己开垦的小菜园错落有致地种满了各种瓜果蔬菜。她一边介绍一边顺手摘着黄瓜和桃子让大家尝尝味道。

卜浩林介绍,这些菜种、果苗、鸡苗和用的有机肥都是他免费提供的,他不仅提供技术还负责回购。目前,全村类似的农户,共有220多亩的作物,每户收入平均能达到4000-5000元。

“发展庭院经济 ,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方式,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盛英才说。


“红色引擎”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

走进金家堤党群服务中心,一栋略有年代感的办公楼算不上宽敞明亮。办公室墙上一面“八字哨镇金家堤村联系服务群众管理结构图”挂满了整面墙壁,十分引人注目。

金家堤村联系服务群众管理结构图(记者 陈艺婷摄)

这是我们乡村治理的一大创新,村支“两委”9人,平均年龄42岁,为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们采取“联户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网格长一总网格长”四级管理模式 ,将全村划分为6个大网格,92名代表直接联系服务1230户。驻村第一书记盛英才向记者介绍了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特色。

“宁移十座庙,不动一座坟。”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此前在金家堤村也普遍存在。“现在金家堤公墓有420个,未来可以达到1200个。殡葬改革、火化礼葬,基本不用做工作,都是村民主动来村委会办理相关手续。”党总支副书记刘亮清告诉记者。

谈起如何攻克的迁坟和殡葬改革难题,镇上的宣传干事徐婷玉和金家堤村党总支副书记刘亮请异口同声地回答,主要还是群众基础好;同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干部、联户代表为突破口,引导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改变。

金家堤红色文化标识(记者 陈艺婷摄)

发挥好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老百姓感受到发展产业有党组织为坚强的后盾,坚定产业发展方向和信心是金家堤村推进乡村振兴持久有效的工作方法。

村上“90后”种粮大户、“致富能手”赵建乐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一场变故导致负债53万元。镇上和村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帮助联系小额信贷、流转土地种植水稻。2024年,赵建乐的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了500亩,创新采用植保无人机技术,提供农业机械综合服务,服务面积4万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创造经济收益达200余万元。其经营的“牧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牧笛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区级示范合作社等表彰。

谈及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他说确实辛苦,除了本身热爱这份行业,更应该感谢组织上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采访对象:赫山区金家堤村驻村第一书记 盛英才

采访时间:2024年6月4日

记 者:您在村里工作期间最想感谢谁?

盛英才: 最想感谢村支两委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全体村民的信任与理解。

记 者:您最近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盛英才: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产业支撑有短板。一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二是村产业结构单一,结合红色文化带动农文旅体的融合发展助推村内经济发展还不够;三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项目还不够。

记 者:您在村里工作以来最满意的事是什么?

盛英才: 随着金家堤文化广场的建成,经常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记 者:您最近一次通话是打给谁?

盛英才: 打给建档立卡脱贫户蒋雪飞,帮助其大女儿蒋甜办理残疾证。

记 者:你最想分享的一张照片是什么?

盛英才: 中共金家堤支部陈列馆的建成, 将成为益阳又一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

记 者:您最想为谁办一件什么样的事?

盛英才: 引进一家文旅运营公司,助力村上农文旅体的高质量发展。

红色精神激发奋进的力量
百年前,革命先辈秉持敢为人先的志气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洒下“红色火种”。如今,这份红色基因早已深入血脉,激励着金家堤人为不断开创幸福美好的明天拼搏奋斗。
头雁引领才能实现群雁齐飞。金家堤村正是有了卜浩林、赵建乐等这些致富带头人为了事业敢打敢拼、百折不挠闯出致富路,又积极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也激发了全村共促乡村振兴的活力。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金家堤党支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村级组织带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发展困难、突破发展瓶颈,起到了坚强的后盾作用。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