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17 11:53:49
文丨张逸云
掐着指头算来,结缘湖南日报湘江副刊,已整整43年。我从懵懵懂懂的二八年华,到两鬓斑白;从文字青涩的中学生,到“文学湘军”实力派作家阵容中的一员,一直没有离开过这片肥沃且芳草丰美的园地。
记得那是微风拂面的春日,学校午休时段,我独自走进街边一家老旧书店,店里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气。从书架一角的报架上,我发现了一份湖南日报,翻到“湘江”副刊时,那独特的排版和丰富的内容,瞬间吸引了我。一篇描写湘西山水的散文,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作者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翠绿的山峦、流淌的溪流,还有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朴实的笑容。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漫步在湘西的小路上,感受着湿润的泥土气息,聆听着鸟儿清脆的啼鸣。
那年,我十七岁,在岳阳市云溪中学上高中一年级。语文成绩拔尖,作文经常当作年级范文,在各个班级巡回展示。语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特别看好我的写作潜质,她说湖南日报湘江副刊刊登了许多优秀作品,值得学习和借鉴。
从此,我同湖南日报结下不解之缘。
湘江副刊承载了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的梦想,是“文学湘军”的作家摇篮,展开报纸,读了谢璞、孙建忠、张扬、叶蔚林、韩少功、谭谈等一些名家的优秀作品,我的文学梦,在这儿悄悄启航了。
一个宁静的夜晚,窗外繁星点点。我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借来的湖南日报,如饥似渴阅读湘江副刊的作品。一篇关于老长沙巷弄故事的文章,把我带回到已成过往的岁月。
我立刻摊开书信纸,模仿着以《故乡》为题,连夜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散文,讲述云溪老街巷子里孩子们的嬉戏打闹,邻里之间的温暖关怀,以及那些在岁月中逐渐消逝的传统手艺。我仿佛看到了那狭窄的巷弄里,孩子们追逐着滚铁环,老人们坐在门口摇着蒲扇,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次日,贴上邮票,投到了绿色邮筒,寄给湘江副刊。
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期待与不安中度过,时刻关注学校收发室动态。
半个月后,管收发的工友递给我一个长条信封,我脑袋嗡嗡,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急忙躲到学校后面的马鞍山,双手颤颤抖抖拆开信封。
这是一封退稿信,连同我的文章一并退回的。编辑对我文章的亮点给予了肯定,指出在用语准确性以及结构布局一些不足。郑重其事建议我,先不着急写稿投稿,应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待考上大学,把基层打牢实再从事写作不迟。
编辑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我赶紧调整思路,潜心备考。第二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大学中文专业。
转眼到了毕业季,我被分配到长江中游岸边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住在离荷塘不远的地方。业余时间,闻着淡淡的荷香,专心致志从事文学创作。1984年盛夏季节,烈日当空,酷热难当,江南水乡凉爽宜人。亭亭玉立的荷花依次绽放,我创作的散文《三影郎中之三影》登上了湘江副刊。
那年,我二十二岁。
然而,接下来的路,走得并不顺利。每每投稿不中,或者到了二审就被毙掉。我一度焦虑,烦躁,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甚至怀疑编辑的眼光。
热心的编辑老师耐心指出我文本的问题所在,提出要深入生活,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生活的哲理;注意用词精准、语句流畅,尽量用朴实的语言传达情感和思想。叙事散文注意刻画人物,突出个性。对于我的文艺随笔,要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思路和逻辑辨识度、丰沛的情感与感染力。
我字斟句酌阅读编辑老师写来的每一句话,不断地消化、吸收。
一次,一位编辑老师针对我写农村生活的作品,给出了具体修改意见。言辞恳切地说,描写乡村景色,不能泛泛而谈,要抓住某个独特的瞬间,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或者是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这些细节,能让文字瞬间有了生命力。
还有一次,我在处理人物对话上出现了问题。编辑老师说:“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憨厚的农民和一个精明的商人,说话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按照老师的建议修改后,文章中的人物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
受益编辑老师诲人不倦,悉心指导,我在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上都有了转变,无论散文,还是文艺评论,写作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这些变化,编辑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开始向我约稿,鼓励我多写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用真诚之心弘扬真善美,用文学作品为生活之美代言。
我遵循编辑老师教导,立足云山溪水的风土人情,放歌幸福美好的生活,创作了《父亲时光里的桥》《一树花开 满园飘香》《枧冲的绿色版图》《洞庭生态艺术书写与美学坐标》等一批有一定分量的文学作品,成为湘江副刊作者群发稿最多的作者之一。
四十多年风雨兼程,湖南日报湘江副刊,伴随着我一路成长,引领我的创作不断走向成熟,迄今,发表、出版了数百万字文学作品。有的被著名文学期刊采用并转载;有的获得全国性文学创作大奖;有的改编成影视作品。有两部长篇小说,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关注,中国作协给予较高评价,被多所大学收为馆藏品。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