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潭州返岳州的江面上,杜甫病逝舟中

容芬     2024-10-18 14:51:32

文/容芬

舟上的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在去潇湘的水路上写的。《旅夜书怀》,书的是老病之怀。当时他的肺病和风湿病都很严重,极有可能是消渴症(糖尿病)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卧病一秋,出门要儿子搀扶,或拄着拐杖行走。

是夜,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只有岸边青草在风中微微起伏的声音。风是寥寥长风,令人飘然出尘。但他无法出尘,他天生就是一名入世者,是内心装着天下苍生的人,正在疾病的泥淖里日渐苍老。

星星低垂夜幕,他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平原辽阔无垠。月光大好,在江水中随风涌动,带给他一种不可言说的悲伤。夜气扑面,他想起的是多舛的命运,老病辞官,终负平生之志、文章之名。

漂泊在黑夜的大江上,他自己就像是一只孤独的沙鸥。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最后,他的视线落在孤舟上。孤舟夜泊,大江东去,舟上桅杆树立,直指云霄,犹如咄咄书空。

杜甫画像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冬,杜甫泊舟八百里洞庭,登上了有“天下第一名楼”之称的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战火改变了帝国的命运,也摧毁了无数的家园和人生。杜甫在舟上已经漂泊快一年了,终日贫病交迫。当时正在下雪,整个洞庭一片冰雪之气。他让儿子宗武为他执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朋友:“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在那样的境地中,杜甫依旧认为自己虽百病缠身,也未尝不能在潇湘做一番大事业,就像北冥之鱼化而为鹏,垂翅若云,扶摇不知几万里。理想主义者的天真和“我执”,他一直捧在手里,从未放下。

北风吹暮云,城头画角不知何时断绝。即便是穷困到只能住在舟上,他也依旧在北风中叹息百姓生存的艰辛与难言的苦楚,孜孜不倦地为他们写诗。

那么,如果杜甫知道出峡后,一家人会沦落到那样的境地,他会不会后悔离开?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处处碰壁和生活中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的迎头痛击,然后身心从孤独进入更深沉的孤独,从苦难落进更浓稠的苦难。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大历五年(770)暮春,潭州翠柳如烟,满城落花,杜甫再次遇到大唐最有名的乐师李龟年,只觉数十年如一梦。

杜甫把那次重逢写在了《江南逢李龟年》里。短短二十八字的背后,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轨迹,也是一个诗人命运的缩影。

与李龟年分别后不久,潭州也陷入战火之中。四海生灵涂炭,无处容身的杜甫只好南下衡州,走水路去投靠在郴州做官的舅舅崔玮。怎料到达耒阳时,江水暴涨,只能泊船在方田驿,一家人五日粒米未进。杜甫写信向耒阳县令求助,方才获得一些牛肉与酒,脱离险境后,得以复返潭州。

这年冬,杜甫开始卧病不起,吃一点药就冒虚汗。他深感时日无多,便愈发思乡心切,希望尽快北归。

但就在潭州返回岳州的江面上,杜甫病逝舟中,享年59岁。

他写下的最后一首诗,还在关心战争与人民——“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那一天,他只喝了一小碗野菜羹,衣服上打满了补丁。

来源:湘潭日报微信公众号“湖湘源”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