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4-10-19 09:51:53
文|王祎 于淼 于银
城市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变得美好,城市的过往也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变得醇厚。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一度让我们陷入忧虑。我们担心高楼林立是否会导致文化贫瘠,我们感慨老旧建筑可能会走向价值凋零。
在长沙湘江之畔就有这样一片建筑——长沙油脂厂。它始建于1936年,最初是中国植物油料厂长沙办事处和油厂,新中国成立后改组为华中油脂公司,1971年定名长沙市油脂仓库,1981年成立长沙油脂公司,民间习惯称为长沙油脂厂。在老百姓提着油瓶凭油票打散装油的年代,长沙的食用油就存储在这里。随着桶装油成为主流,曾经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油脂厂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一片荒凉厂区和十几个不同年代的油罐。
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属于全体民众的。幸运的是,被纳入《长沙潜在历史建筑名录》的长沙油脂厂被留存了下来。当获悉长沙油脂厂面临改造时,我们期待已久的实践机会来了。兴奋之余我们思考,仅仅是在物质环境改善的维度,够吗?仅凭一个历史记忆的符号,能支撑园区的复兴吗?我们转而向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范畴来思考。
为谁设计?答案当然是“市民”
无论是“记忆”还是“文化”,载体都是市民。因此开放、共享就成了设计的基本特征。
我们以工业景观风格的城市公园为基调,在拆除了部分缺乏保留价值的小建筑后,释放出内院空间以供人们活动。朝向湘江中路一侧,用草坡结合覆土建筑的形式,既将城市空间渗透进来又保留了内外区分的层次性,模糊了用地与城市之间的界限。而项目的主要入口朝向劳动西路设置,方便市民从灵官渡地铁站就近进入,将场地完全向公众开放。
游客在刚刚完成改造的长沙油脂厂参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仅仅只是让市民进来看看是不够的,我们要创造多样的行为空间、制造独特的感官体验、营造时空的奇点,激活人与人、旧与新、历史与当下的多重交互。
在行为空间层面,人们可以通过开放的广场空间进入封闭的油罐内部,从喧嚣的城市穿越到宁静的内心,沉浸到这段城市的回忆中。我们利用油罐的间隙、建筑退台、草坡屋面、连桥、室外楼梯等设计了很多交互空间,让前一秒还在静态空间里观看展陈、回味历史的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彼此、闪回当下,营造人与人、历史与当下的交互。
在感官体验层面,我们让旧建筑维持原貌,改造的建筑沿用红砖,而新建的建筑则采用连拱和大玻璃的现代形制,让不同类型的建筑拥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强化了新与旧的对话,营造出建筑的话题性和体验感。
我们保留了油脂厂门市部老建筑的一片墙来营造时空奇点。墙立在劳动西路边,透过墙上的窗洞,往西看是悠悠壮阔的湘江、往东看是朝气蓬勃的星城长沙。这恰恰是我们希望的穿越时空的奇点,老年人可以透过窗洞回忆往昔、年轻人可以透过窗洞畅想未来……
当丰富有趣的建筑空间引来人流之后,我们借机将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消费行为融入其中,最终实现了以空间活力重塑社会价值,以社会价值提振商业价值的活力园区。
兼顾“显性的保留”与“隐形的改造”
“显性的保留”是要让市民看到我们最大的诚意,让历史得到最充分的尊重。在城市核心区域的工业遗存十分难得,为了让老人们的回忆可以找到充足的实物依托,我们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场地的原始肌理。一是保留了绝大多数油罐,二是原本街角的业务楼和东侧厂房两个主要建筑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业务楼通过减层降低了建筑高度,东侧厂房由于已经被鉴定为危楼,在拆除后进行了原址复建。
长沙油脂厂项目施工场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隐形的改造”则是要让改造和新建的建筑当好配角。我们将原场地周边的围墙全部拆除,在西侧南侧替换成草坡。基于经营使用的需求,我们在草坡下设置覆土建筑,将分散的油罐相连接了起来。草坡朝外倾斜与城市自然过渡,让建筑消隐的同时实现了园区与城市的相互空间渗透。
街角的业务楼从7层降至3层,降低了其对园区内的压迫感,更好地凸显出内部保留的油罐,它还满足了城市“一线四片”总体规划对打通江景视线通廊的要求。我们将业务楼原本白色涂料的外墙皮铲除,露出红砖墙以本底示人,不仅让园区的色彩更加协调,还提升了园区的年代感和工业气息。我们不希望建筑刻意的仿古,所以复建后的厂房采用了现代形制,但保留下了一片原厂房的老砖墙,旧墙与新楼相互掩映,仿佛历史和今天在此优雅地对话。
通过油脂厂改造项目,我们体会到“唤醒城市记忆”不是简单地把“记忆”放在那,“实现城市再生”也不仅是大搞开发招商引资。而是应该面向市民,以开放共享为基本;以显性的保留打造标志性的记忆载体;以隐形的改造获得新旧协调的建筑;采用多重时空交互的理念反复切换、强化体验,营造出高活力、高价值的建筑空间;最终让一片荒凉的工业遗存重获新生,让老人们在这找到回忆、让年轻人来玩到新奇,真正唤醒城市记忆,实现城市再生。
(作者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
责编:刘涛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