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高校民族舞蹈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大有可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21 17:03:52

龙山县苗儿滩镇惹巴拉景区,当地演员在表演土家族摆手舞。(资料照片)曾祥辉 摄(湖南图片库)

李程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高校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流地和传播地,肩负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通过民族舞蹈教育引导师生更加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深化师生文化认同、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的民族舞蹈教育还存在舞蹈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课堂融入式教学、课后现代演绎创新不足等现象。应通过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师生从舞蹈美育中领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为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潜移默化、深刻持久的浸润式作用。

开展田野调查,帮助学生把握民族舞蹈的深刻内涵

民族舞蹈,作为见证民族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携带着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基因。民族舞蹈史是各民族文化发展与融合的见证,也是各民族共同书写、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刻把握民族舞蹈内涵,丝毫离不开田野调查。有了田野调查做基础,师生才能通过感受民族民间风情,了解民族舞蹈实践的主体、生态、场域、语境、载体、方式、方法、目的、意义及功能等,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延续、衍化、变迁等现象,更好地把握民族舞蹈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高校可成立民族舞蹈基层调研组、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引导师生深入调查并挖掘民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舞姿动律背后的情感意蕴,从而扎实推进美育浸润行动,把爱我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埋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方面,在感受仪式中,探索民族舞蹈的共同记忆。各个民族在特定仪式中的舞蹈,是本族人民生活场域下的“文化空间”“精神家园”,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坚韧纽带,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信仰,是各民族共同记忆的凝练。高校师生走进少数民族村寨,融入当地传统仪式,能亲身体验民族舞蹈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另一方面,在观察舞姿中,深挖民族文化符号的生成链条。舞蹈是建立在身体动觉经验基础上的文化模式,与普通的人类行为不同,它具有内在的语言象征和审美价值。例如湘西土家族盛大的祭祀庆典歌舞仪式——摆手舞,在一摆一转间表现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绩织、刀耕火种、饮食起居、战事动荡等社会生活内容,展示了土家人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热爱劳动、顽强生存的特质和品格。高校师生应通过观察、体验、挖掘舞蹈样态背后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感受民族舞蹈身体语言的生成链条、深层因素。

引入翻转课堂,以“师生互动”提升民族舞蹈课堂效果

翻转课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学习过程的颠倒安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全面提升课堂互动,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高校舞蹈实践引入翻转课堂,紧扣前置探究性学习、课堂互动性学习、后置拓展性学习等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开展前置探究性学习,以技术赋能创新民族舞蹈教学。建立民族舞蹈数字化智库、搭建开放的民族舞蹈线上资源平台,让高校师生更方便地浏览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课程的把握。湖南师范大学的《湖南少数民族舞蹈》在线课程,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湖南省一流本科精品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上线后,受到全国各地高校师生的热捧。这种前置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学习效能的提高,还拓宽了校际互动交流的渠道,有助于高校舞蹈大美育体系的构建。

开展课堂互动性学习,以多重视角剖析民族舞蹈律动。高校舞蹈教师不仅要对民族舞蹈动作细致讲解,更要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探索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意蕴,从浅层的动作表象进入深层的舞蹈语言分析。如通过对藏族舞蹈中的“颤膝”下沉之律、维吾尔族舞蹈中的回旋拧转之势、蒙古族舞蹈中的草原雄鹰之风、汉族舞蹈中民俗生活之乐的交流、探讨,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室空间里,深刻感受到舞蹈文化的无限魅力。

开展后置拓展性学习,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注入民族舞蹈表演。高校应通过组织民族舞蹈艺术节、民族舞蹈文化竞赛、民族风舞出最“炫”课间操等主题活动,让高校不同民族的学生因舞蹈凝聚起来,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舞蹈表演中,厚植大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情感认同。

注重传统与现代融合,以“共情共鸣”助力民族舞蹈创新发展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如何让舞蹈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是舞蹈行业不断探索的课题。民族舞蹈在高校的现代演绎与传承,是铸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民族舞蹈编创现代性和传统性的深度融合,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舞蹈作品。

有效探索现代性舞蹈技巧。中央民族大学舞蹈《谷雨》以当代审美理念对朝鲜族文化中谷雨时节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全新的视觉诠释,创新了民俗小鼓舞的呈现方式,将小鼓与鼓棒意象化为劳动工具与秧苗,生动刻画了朝鲜族少女幸福美好的鲜活形象、朴素优雅的民族精气神。该作品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第十六届北京舞蹈大赛创作一等奖。新疆艺术学院创作的荷花奖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将刀郎歌舞与山东鼓子秧歌巧妙融合,同样体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深厚情谊。这些舞蹈的成功说明,民族舞蹈的创新编排,可以借鉴现代舞对舞蹈素材的创作技法,通过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吸收现代舞的基本元素,让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传统舞蹈中融入现代思想感情。前段时间,55岁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因在网络上激情四溢地表演传统民族舞蹈节目《奔腾》而走红。这一由著名舞蹈家马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经典作品,表现的不只是马的精神,还有马背上人的精神,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当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往往带给人们压力,为此,很多人非常向往自然,追求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力量与激情。《奔腾》走红带来启示:高校民族舞蹈的现代编排,可从一系列自然元素中寻找灵感,在舞蹈作品里融入自然元素和特征,从而实现与观众的共鸣。

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民族舞蹈数字化转型。当下,舞剧与电影结合成为民族舞蹈创新发展的新趋势,虚拟光影空间成为舞蹈剧场空间的延伸,开创了民族舞蹈影视化、市场化、数字化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与此同时,沉浸式交互技术、云演播、网络直播等,也开辟了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的新路径。高校应与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等紧密合作,深入挖掘民族舞蹈文化特色,利用先进科技手段赋能舞蹈文化产业,为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武陵民族走廊’非遗乐舞互动研究”(22B0596)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奉清清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