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福分大,落地的炸弹不爆炸

罗范懿 段亮彩   《文史博览》   2024-10-23 16:34:46

口述/罗范懿  整理/段亮彩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4年10月,我(时任湖南安仁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和本县另外两名文艺工作者组队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我们从瑞金出发,一路步行,历时半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其间当我们来到贵州赤水河畔的仁怀县时,当地县委宣传部刘干事对我们说,你们是来自毛主席家乡的客人,来到仁怀,就不能不去长岗镇(新中国成立前叫长干山乡)看看——当年国民党的飞机投下一枚炸弹,不偏不倚正落在毛主席住室,竟没爆炸!你说奇不奇,险不险?

我们一听兴奋不已,顾不上旅途的疲惫,连忙动身赶到县城20公里开外的长岗镇。长岗街后有座海拔400米左右的山头,叫老鹰山,山顶上远远可见一座巍峨的尖角四角亭,乡政府旅游办王主任向我介绍说,这是长岗的老百姓自发筹集8万元、乡政府投入3万元兴建起来的一座红军途经长岗纪念亭。王主任领着我们在街上拐了几个弯,在后街山脚下几间古老的木屋前停下,见木墙上挂有一块醒目的“红军长征过长岗  毛泽东旧居”牌。这时,周围有几个老百姓也围拢过来,得知我们来历,不等王主任介绍,一位精神矍铄、名叫姜在明的八旬老翁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起这几间木屋当年发生的一连串故事……

长岗毛泽东住地旧址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亲自部署下,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敌两个师合20个团,取得了“遵义大捷”。这是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极大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乘胜再消灭一些堵截红军北上的敌人,军委决定,向西寻找周浑元(国民党陆军中将,时任“剿共”第二路军第二纵队指挥官,是蒋介石镇压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的纵队,力争在黔北的仁怀县一带消灭周敌。

3月6日至15日,红军在仁怀的长干山乡一带驻扎,其间中央军委在此驻留4天,毛泽东和朱德同住在长干中街左侧的这幢四合院木板房内。

原本妄图利用乌江和长江天险一举全歼中央红军,并亲临贵阳督战的蒋介石,被毛泽东“暂时放弃北渡长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的战术搞得晕头转向。他恼羞成怒,命令空军四处搜索红军部队并施以打击。红军军委总部进驻长干街后,国民党的飞机曾连续3天在长干街后的老鹰山一带轰炸,第一天来了3架,第二天来了6架,第三天来了9架,共投下炸弹20多枚,老鹰山上的树木基本上被炸飞了,长干街上的房屋被炸毁30多间,炸死炸伤村民100多人。

长岗红军医院遗址

3月12日中午时分,前来轰炸的敌机丢下一枚炸弹,炸弹落在四合院的屋顶,随着“哗啦啦”一声轰响,直落进左厢房内毛泽东卧室的地板上,把卧室里面毛泽东睡床的床脚撞坏,炸弹的硝烟把木墙和床脚都熏黑了,但最终没有爆炸!

当时10岁的姜在明(住在对门)马上同大人们赶来看稀奇。炸弹有80厘米至90厘米长,中间还标有一根红线条。姜在明亲眼看见几个卫兵和老乡一道把这颗未爆炸的炸弹小心翼翼地转移到附近的溶洞里去了。一个长头发说湖南话的高个子还指着屋顶的大窟窿对围观的群众和战士们说:“莫要害怕嘛,这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来考察一下正义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呵!”话音一落,全场大笑。

姜在明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毛泽东。他还亲眼看见毛泽东在街上与老百姓拉家常,并向老百姓宣传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谋幸福的。

说着说着,姜在明眼里淌出了泪花,他动情地说:“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对老百姓真好,他们主动帮老百姓挑水、劈柴、扫地……却从不吃老百姓一口饭,从不拿群众一件东西。那年,我家的房子漏雨,几位红军战士帮我家修好了,父亲拿了几枚鸡蛋感谢红军,可红军硬是不肯收……”

王主任补充说,1974年,毛泽东当年的警卫员陈昌奉(1919—1986,江西宁都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委书记,武汉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来长岗时再次指认,当年毛主席和朱德就是在这座木板四合院居住。陈昌奉还激动地回忆起当时那惊险的一幕:那天中午,朱德到第一军团营地去了,毛主席坐在厅屋(与卧室一墙之隔)看地图。忽然,天空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只听“咣当”一声巨响,屋顶瓦片哗哗往下掉,随即可见一个黑乎乎有尾翼状的东西斜落进毛主席卧室内。我见势不妙,本能地往毛主席身上一扑,虽然这颗中型炸弹最终没能爆炸,但我却半天没回过神来,头上黄豆般大的汗珠直往外渗……倒是毛主席一怔过后又开起了玩笑:“这蒋委员长真会恶作剧,送我一颗臭炸弹做见面礼!”

看着眼前这座挂有“毛泽东旧居”字样的普通旧木板房,我们感慨不已。当地有位老秀才为此写了一首顺口溜:

毛泽东,赛诸葛,带领红军打转转,巧渡赤水再把遵义占。蒋介石,发了疯,派出飞机丢炸弹。毛泽东,福分大,落地的炸弹不爆炸。正义的力量感动天,老蒋气得干瞪眼!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史博览》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