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 梁小进 2024-10-24 15:59:32
编著/ 陈先枢 梁小进
自卑亭与岳麓书院的山长们
自卑亭位于岳麓山今湖南大学广场北侧。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长沙府同知赵宁倡建。亭名取《礼记·中庸》“登高必自卑”之意。《中庸》 曰:“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意为人之道德修养方法,好比长途跋涉,须从近处开始;好比攀登高峰,必须从低处开始。
亭名由岳麓书院山长车万育所题。乾隆二十四年(1795年)山长欧阳正焕重修,并作《重修自卑亭记》,记曰:“今夫登高自卑之说,学者童而诵之,至于工文章,取科第,置身青云之上,自命诚不凡矣。” 自卑亭平面作正方形,砖木结构,单檐歇山,上盖青瓦,白粉灰外墙。亭角微翘,吻兽脊饬,端庄肃立。东西向,今作商店使用。
清末自卑亭[日]山根倬山摄
清人李绂撰自卑亭铭:
窃闻圣教,登高自卑。
伦常日用,百姓与知。
率由践履,变化固之。
高墙何异,美富何奇。
毋悲道元,毋泣路岐。
循循下学,入圣之基。
今亭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由山长袁名曜重建,亭额系邵阳州给谏车敏所书。咸丰十一年(1861年)山长丁善庆大修,光绪年间末任山长王先谦最后一次对自卑亭进行了修缮,至今保存完好,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自卑亭 陈先枢摄
自卑亭亭小,造型也并无特别之处,但它处在通往岳麓书院和岳麓山的必经之道,时刻提醒学子们攀登高峰必须从低处开始,因而受到历任岳麓书院山长的器重,为其修缮倾注了不少精力。史载亲自主持修葺自卑亭的山长有车万育、欧阳正焕、袁名曜、丁善庆等,他们都是望重乡国、学富五车的大学者。
“古之遗直,一代伟人”车万育
车万育(1632—1705),字与山,号鹤田,又号敏州,湖南邵阳人。幼家贫,与其兄万备、万有燃松攻读,奋力于学,皆成进士。清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选庶常,官至户科、兵科给事中。卒赠儒林郎。康熙间聘任为岳麓书院山长。康熙七年,首倡集耆旧四十余人捐建书院文昌阁。康熙十五年(1676年)会试,充同考官,所得皆一时宿学。“学问赅博”,善书法,书院自卑亭额、濂溪祠额和“超然会太极”横匾、赵宁《自卑亭记》碑文,皆其手书,除濂溪祠额和“超然会太极”匾损毁外,余均保存至今。
车万育雕像
车万育家藏明代书家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法帖》付梓。他任给事中时,“念报国,以言当务其大者急者,上《河工一劳永逸疏》《运道机宜六事》《论漕运冗费》《论督抚迁转激劝法》《论关课侵欺缺额》等,皆他人所难言者。尝曰:“吾以言为职,未遑他恤也。”康熙帝对其印象颇深,其子鼎晋廷对,策善。廷臣以万育子对,康熙帝曰:“何久不见车万育耶,朕犹记其状豸尔尔。”有“古之遗直,一代伟人”之誉。著有《历代君臣交警录》一百卷、《奏疏》四卷、《集唐诗》四卷、《全史一脔》《春秋易简读余集》《祈奉行游草》《怀园杂著》《声律启蒙》 等。
“人人贴服”的欧阳正焕
欧阳正焕(生卒不详),字尧章,一字遥冈,号慕耕,亦号竹淦,湖南衡山人。幼擅奇禀,为文洋洋洒洒,数千言立就,雅称巨手。清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授编修,晋江南道监察御史,“敷陈皆大体,为一时公卿所推重”。典试浙江,“揭晓,人人贴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始,出任岳麓书院山长。
欧阳正焕在岳麓书院的主要业绩:一是撰书“整齐严肃”四字院训,并作《书“整齐严肃”四字因示诸生》诗,以“涵养在主敬”“制外以养中,主静以定性”“力行我为政”等训诸生。
欧阳正焕撰书“整齐严肃”石刻
道光七年(1827年),欧阳厚均山长将“整齐严肃”院训刻碑嵌于讲堂轩廊。全文如下:
先民亦有言,涵养在主敬。
心放而勿放,形骸为之病。
旷荡逐朋从,纷华缘物兢。
颓废自肆者,漫云希贤圣。
制外以养中,主静以定性。
翼如瞻视尊,俨若衣冠正。
暗室屋漏时,如闻武公咏。
视听言动间,从事颜子请。
规矩不可越,戏渝常自儆。
勿谓频笑微,人欲所由横。
勿谓勉强难,力行我为政。
尝试览狂徒,能无忧炳炳。
愿言师伊川,毋与非僻迎。
敬身以治心,心壮身益劲。
天君既泰然,百体始从令。
书此揭座隅,悬作妍蚩镜。
欧阳正焕的另一政绩就是重修自卑亭和贾太傅祠,并撰碑记纪其事。是岳麓书院名望较高山长之一。著有《竹淦文稿》。
“才气纵横,不可一世”的袁名曜
袁名曜(?—1835),字道南,号岘冈,长沙府宁乡县花明楼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参与修《高宗实录》,兼国史馆篡修、日讲官、侍读等职。丁内艰归。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巡抚景安、广厚聘其任岳麓书院山长,其间兼修《湖南通志》《宁乡县志》。
袁名曜雕像
袁名曜在岳麓山的业绩:一是以“先器识而后文艺训士”。认为“惟德性深醇,文章乃有静气”。教学认真,评阅课艺甚详。每当日暮,出行讲院前,诸生环绕,一一指论瑕瑜,若对卷而谈。岳麓出身之布政使严如煜,数千里遣其子严正基入其门下就读,并手书诫之曰:“袁公楚南第一流人物,朝夕亲近,求其经世之学,毋徒以制艺请益。”门生以安化罗绕典,长沙陈本钦、郑东亮为最著名。二是兴修院舍。嘉庆十七年(1812年)创建濂溪祠祀周敦颐,并撰《濂溪祠记》。重修六君子堂,改建自卑亭于孔道中,并作《碑记》。捐资重修朱张渡,并劝捐田亩,作《重修朱张渡碑记》。捐资修葺圣庙、御书楼、文昌阁,撰有《重修岳麓书院文昌阁记》。三是与明经张中阶合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大门联。其治学严谨,独具风格,“为文意格高浑,不落恒蹊,穿穴经史,自达其所见。”藩司严如煜、总督陶澍推为楚南人物,“称其人气纵横,不可一世。”著有《吾吾庐草存》六卷。
教育大家丁善庆
丁善庆(1790—1869),字伊辅,号自庵,亦号养斋。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幼孤,随母同外祖刘权之久居北京。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会试同考官、广西学政、文渊阁校理、侍讲学士等职,授三品衔。母老乞养归。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聘主岳麓书院讲席,至同治六年(1867年)止,共二十二年。
丁善庆画像
丁善庆业绩:一是以明经修行、先行后文、有体有用之旨训士,锐意培养人才。反对科举考试中用八股文试士。指出:“近今士子,或未能尽读群书,甚且束之高阁,日俯首于腐烂八股文中,剽窃字句,摹取声调。华或挫之靡,清或失之薄,连篇累牍,而书理茫然,即幸获隽,向时所学皆不可用,乃并举而去之。”告诫诸士要“读书明理,则文不求工而工,泥文以求工,鲜有能工者。吾愿诸士,明确修行,其为有体有用之学。”道光帝对丁氏育才选才之思想给予肯定,在命其任提督广西学政之敕书中曰:“近来士习未变,文事未彰……今特命尔前往广西,提督各府州学政。尔尚端轨仪,崇经术,勤功课,严坊刻,振维新之典,革积衰之弊。毋尚华而遗实,毋避怨以市恩。俾士有真才,国收实用。”
二是修缮书院。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役,书院毁于兵火。丁氏旋即于1853年修复文庙、御书楼、文昌阁、讲堂、斋舍、祠宇等。1855年又修复半学斋,1861年大修自卑亭,1865年再修复屈子祠、贾太傅祠、李中丞祠,并另招僧维护李中丞祠,重刻碑记。1865—1866年重修爱晚亭、崇圣祠、风雩亭,数年之内修复达23处。
三是修纂《续修岳麓书院志》,并撰序言,阐明纂修宗旨、刊刻原委、体例等。《续志》除补充《康熙岳麓志》未录之历代佚文外,还录入当时大批文献史料,增刊书籍目录等新内容。四是倡捐藏书。为恢复御书楼藏书,丁氏向社会名流士林学者倡议捐赠,且将自家藏书首先捐出,继之,巡抚李瀚章、著名刻书藏书家陈子仁之后裔陈源豫等均捐赠私人藏书。又购置书籍一批,使书院藏书得以恢复,比嘉庆时尚多1400余册。著有《左氏兵论》《字画辨正》《知畏斋日记》、《养斋集》,编篡有《续修岳麓书院志》等。
摘自《麓山名人谱》,海南出版社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