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周叶 阳海洪     2024-10-24 15:59:59

文/周叶 阳海洪

民族认同是建立稳固民族国家的基础,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民族认同建构与形成中“,语言、文学、大众媒体都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媒体面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民族平等、团结与发展的历史实践,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办报宗旨“,建构了公众对‘民族主义’‘国家意识’‘爱国主义’等相关概念的认知,并通过宣传、动员将这种想象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在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湖南湘西的苗寨村落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向高质量脱贫奔小康的历史蝶变,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和反贫困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各级主流媒体聚焦十八洞村的脱贫事迹,形成主流媒体持续发力、重大报道高潮迭起的宣传格局。作为十八洞村报道主战场的《湖南日报》,“在脱贫战役中以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宣传刊发了脱贫攻坚的相关系列报道,为打赢脱贫攻坚的宣传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障”,并在报道中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的内容构建路径

社会共识和民族认同是在信息互享的传播中形成的。作为公共传播系统,大众媒体依靠其复制技术可以超越地域限制和阶层阻碍进行高频率和广覆盖传播,彼此隔绝的陌生人在这种不断讲述和重复传播中形成利益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一)生活同“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湖南日报》贯彻湖南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指示精神,将“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报道宗旨,真实记录了贫困地区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全景式呈现了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历史进程。如《苗寨“十八”变》这篇新闻报道,就讲述了十八洞村5位村民各具特色的脱贫故事,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说服力。2017年脱贫之后,十八洞村人又迈向小康社会新征程,实现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走出了一条产业兴、设施优、品位高、保障好、生活美的脱贫致富之路。”《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展现了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和最深厚的力量。

(二)事务同“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民族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权利,并“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在领导农民脱贫过程中,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决策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优势,与村民一起共商共议共建,才能把好事办好。《湖南日报》真实记录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共同建设十八洞村的历史过程。如《跑好乡村振兴“第一棒”——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就详细报道了一次村民会议:“2022年10月,村里一农户前坪,工作队组织的院坝会从白天开到月上枝头。人居环境整治怎么搞?路要宽,灯要亮,水要通,环境要好看……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畅所欲言。”在脱贫致富蓝图的渐次铺开中,十八洞村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对各项工作实行全程民主评议与监督,对扶贫产业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通过“村民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动员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事务“参与者”,从而在对村务的共同参与中,强化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文化同“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基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文化交融,增强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八洞村的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文化色彩、鲜明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民俗魅力。《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原书记石顺莲——苗寨的春天到了》《卸任村支书重拾绣花针——记省劳动模范、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等报道,介绍了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在理事长石顺莲的带领下,组织妇女参加苗绣培训,推动苗绣产业发展,传承苗绣文化。《苗绣:指尖上的传承》《“一家好不叫好,大家好才是好!”——花垣县十八洞村均衡发展见闻》等新闻报道,在传播苗族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介绍了十八洞村推进文旅融合的经验,激发了人们对苗家文化的热爱。《点亮“绣色十八洞”湖南工业大学助力十八洞村民致富》这篇报道则介绍了十八洞村与湖南工大深化校地合作,共同开发苗绣产业,助力乡村发展的事迹,彰显了科技和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清晰呈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基层社会的渗透过程,并在价值共识和文化浸润中铸牢了民族意识。

(四)情感同“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人民至上为必然要求,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利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人民满意至上,才能有效推动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洞,换了人间》讲述了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穷山坡”奔向“金银窝”,十八洞飞出欢乐歌》则以典型例证的方式,讲述了扶贫工作队与村民龙先兰结对帮扶,将其当成“当成亲兄弟,温暖他、帮助他、感化他,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脱贫又‘脱单’”,并结下干群鱼水情的故事。

二、《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的传播路径

媒体报道的共时性、广覆盖性使全国各民族得以在同一时间共享同样的内容,形成集体记忆,因而使传媒成为构建民族意识的仪式化场所,并在这种报道中塑造“民族记忆”,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纸媒”与“网媒”的同频共振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大潮中,报网联动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日报社拥有以《湖南日报》为旗舰的8报2刊共10家纸媒、以新湖南客户端为龙头的130多个互联网媒体矩阵。在报道形式上,《湖南日报》形成了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摄影、H5、直播和Vlog等在内的多种形式;在平台拓展上,积极“探索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网、新湖南客户端等融合传播模式,形成了‘纸媒+网站+客户端+官微+自媒体+代运营’全覆盖的融媒体矩阵”,在“报”“网”互动中推进民族文化与媒体深度融合,助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以《湖南日报》2017年春节“十八洞村报道”为例,该系列报道连续15天进行融媒体图、文、视频同步直播,单篇点击量最高超20万人次,总点击量超2400万人次。《卸任村支书重拾绣花针——记省劳动模范、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等新闻报道,经华声在线网络平台二次传播推广,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等主要门户网站,以及东方网、大河网等省级重点网站转载,迅速形成网络热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影响力。

(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表达

随着媒体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强化了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H5、直播、Vlog、虚拟场景、动漫、图轴等,则使新闻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在新的媒介生态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导入融媒思维和互动性强的融媒数字技术,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更加丰富的表达呈现、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更加宽阔的传播渠道”。《湖南日报》在发挥党报权威性特点的同时,也结合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运用融媒技术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迭代、形式创新和价值再造。2021年4月29日推出的《十八洞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在脱贫故事讲述中融入手绘、动画等元素,再现民族文化精神气韵的同时,也使视频更加“直观形象”“幽默炫酷”。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驱使受众去接近和认同民族文化,从而升华情绪体验,凝聚集体情感,在情感的共享互动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2017年农历春节,《湖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在展现十八洞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同时,深度挖掘苗族民俗文化魅力,从而将十八洞村人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融合在真实还原苗寨风情、苗家民俗等颇具人文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与非遗文化传承中。《湖南日报》的融媒体报道,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表达,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受众体验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破圈”传播。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湖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土家族、苗族、汉族、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湖南日报》的“十八洞村报道”,彰显了中国在促进经济建设、保障人权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和强化民族情感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在将其塑造为“脱贫致富样本”和“文化传承样本”的同时,也将其建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样本”,承担着引导公众情感、形塑民族意识的作用,从而在中国故事的娓娓讲述中,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不但具有坚实的物质实在性,也具有牢固的价值共识和情感共鸣,为民族复兴凝聚了磅礴的历史动力。

(作者周叶系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阳海洪系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摘自《华声·传播观察》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