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2024-10-24 20:03:44
面向大中小学推广AI(人工智能)学伴和导学应用;实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通过智能推送及人工辅助,构建新型“家长学校”;全覆盖开展书记、校长、中层管理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近日,北京市教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 ,提出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2027年产生数个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大模型的分期目标 。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一路进化的AI技术成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金钥匙”。从几年前,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智能问答音箱、智能学习台灯,到这两年ChatGPT乃至Sora应用的相继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多个环节 。
据报道,学生写作业“卡壳”时,可直接语音提问智能应用,无论主观题客观题,都能得到提示和批改;老师备课时,也可以向智能技术表达希望生成的视频需求,继而得到一段相较文字更加直观立体的影像演示,大大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更让人期待的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能精确分析每一名老师和学生的长处和短板, 从身体到心理,从习惯到方法,并且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如同一个窗口,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惊人实力。
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也”、学子“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必须坚守,但人工智能犹如一张大帆,用好了可以事半功倍。要让这张帆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动能,光靠部分学校和家庭主动尝鲜显然不够,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并促进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应用势在必行。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专项行动,点明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的发展方向;8月,国务院一份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明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此次,北京发布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正是对国家系列部署和谋划的具体实践 。
从孩子自学、教师教学,到家长辅学、学校办学,应用方案为教育领域全链条深度融入AI提供路径。比如,在赋能教师和学生方面,方案提出了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给出定制化反馈的建议, 并聚焦教师研修备课等关键领域,建设AI示范应用基地;在构建应用生态方面,方案要求,小学启蒙学生智能思维,初中引导学生利用智能,高中强化学生智能应用能力,高等教育开发市人工智能通识类课程体系…… 扩大师生的AI“朋友圈”,将让学习过程更加“聪明”;规划不同成长阶段的相处模式,则能帮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技术、完善技术,从而与AI“朋友”相互赋能,共同进步。北京多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广泛、高效落地教育场景,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求变求新,也是教育模式和眼光的大胆革新。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运兴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改变。要让人工智能技术“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既用好人工智能,又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才能真正增强师生数字素养,建设趣味盎然的学习型社会,收获教育变革的累累硕果。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