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雅惠 2024-10-26 00:58:5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10月下旬,湖南14个市州全面铺开专项整治,向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
“查验资质、检测线、视频、报告、平台数据等,重点排查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出具不实检验报告、不符合机动车排放检验规范等三类情形。”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负责人表示,这是我省首次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直接关涉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军令状”能否兑现。
1、车检机构弄虚作假触目惊心
“军令状”在2023年初立下——
《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3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8%以上。
今年1至8月,我省PM2.5平均浓度31.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占比92.1%;9月至10月中旬,PM2.5平均浓度上升到35.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则下降到86.7%,大幅拉低了前期来之不易的改善成果。
“目前我省机动车保有量1700多万辆,重型柴油货车近15万辆,机动车每年排放约30万吨氮氧化物。”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盛才介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中,全省工业企业排放占40%左右,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共计占20%,机动车排放占35%至40%。移动源已成为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管控好机动车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是按时达标的重要抓手。
现实情况却触目惊心——
今年3月,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组对隆回县机动车检测公司进行暗访,发现有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竟成功过检。经查明,该检测公司在尾气检测过程中使用“外挂”的电子作弊设备,干扰正常数据传输并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一支由省生态环境厅、长沙和益阳生态环境部门执法骨干和技术专家组建的专项执法队伍“突袭”益阳市,在沅江市、赫山区均发现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其中一家机构就查获严重违法行为8条。
2、弄虚作假为何屡禁不止
2023年4月,一位长沙市民在市内某机动车检测企业进行车辆年检,尾气检测结果为合格,仅两个多小时后,在交警例行路检进行机动车尾气抽测时,却被判定为不合格。该市民向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投诉。
执法采用数据倒查和分析计算,同时邀请汽车工程、大气环境、环境法学相关专家助力论证,最终发现被调查机动车检测企业利用经验、专业知识以及规避系统监管等技术手段作弊,为车辆出具虚假排放检测报告。
这一次执法,是长沙市首次查处机动车环保检测弄虚作假案。
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负责人表示,我省目前只有长沙、湘潭、益阳、娄底等地配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制定了机动车检验领域考核实施方案。“从检测设备到检测软件、网络传输都可能存在作弊问题,而各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还没跟上,对机动车检验的监管存在明显差距。”
另一方面,目前在我国申请成立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的门槛并不高,当机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个伪造的检测结果,就能带来几百元甚至更高的利润,而且弄虚作假的机构往往更“吃得开”。
3、专项整治注重堵住漏洞
在民用车上,“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负责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让“不达标”的车“达标”,部分机动车检验机构偷偷在“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接口处安装双向接口转化器,不影响一般信息传输,但可以有效屏蔽尾气超标代码信息,作假完成后就收起来,隐蔽性极高。
“如何发现企业这种违法行为?”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9月,全省2000多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国家级专业培训;省生态环境厅也围绕本次专项整治组织骨干培训,详细指导执法检查方法。
“全省有525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235家机动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这次专项整治做到全覆盖排查。”该负责人说,确保检查对象不遗漏,重点环节不缺项,把问题查清、查实、查透,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列出清单、拉条挂账,逐项推动整改。
为进一步“堵漏”,本次专项整治对发现的弄虚作假问题,注重延伸上下游相关单位,深挖彻查涉及的弄虚作假利益链条。
此外,我省正在积极推动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持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责编:谢卓芳
一审:谢卓芳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