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26 09:44:39
作者|周周
如何用一本书说清近现代500年的历史?用100张精美珍贵的古地图说明亚洲诞生的历史?近日,一部由中国学者书写的“地图上的全球史”引发了外界对“什么是亚洲?”“为什么说亚洲是被制造出来的?”“如何透过地图看历史?”等问题的反思。
这部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历史系教授宋念申所著的《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图入史,描摹了亚洲(及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各种权力关系——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和表达。
《坤舆万国全图》,出自书中第七章。
100幅珍贵的古地图,揭秘亚洲的“诞生”
地图既是知识也是权力,它向观者提供对特定空间的解释,同时也借由解释的权力,扭曲这个空间的实相。因此,创制地图不只是科学行为、艺术行为,更是政治行为。《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尝试展示了有关“亚洲”的地理知识是如何被本土以及欧洲的地图学家们制造、重塑、相互影响并传播的。
作者宋念申介绍说,本书的写作源自他在美国开设的一门历史类课程,由于缺乏中国史、东亚史的一手文字资料,他将大量古地图引入课程教学,随后也引发了他的研究兴趣。“把古地图集结起来,形成一个个专题,在大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每个地图的意义。”后来他回到清华大学任教,继续开设了这门课,同时把相关心得整理成书。书中,他以100幅古地图为纲,通过研究地图的历史,地图背后的时代因素,揭秘了地图上亚洲的形象诞生、定型的全过程。
在作者看来,古地图不仅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更是历史叙述的重要工具。《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丰富了以地图作为研究材料的新方法,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
一部亚洲的诞生史,就是一部现代世界形成史
欧洲为何会以它独有的方式进入现代?这是一个热闹了一两百年的话题。有人归结于文化秉性,有人归结于宗教伦理,有人归结于国家建构,有人归结于环境和生物资源……而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常常被人忽略:即欧洲与亚洲的地理关系。
宋念申认为,“今天现代世界形成的重要契机,是西欧‘寻路亚洲’的冲动,即想要找到一条通往亚洲的道路。”寻找亚洲,包括印度、中国、东南亚,是“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动力。亚洲,可以说是欧洲走入现代的源头、方向和动力。因此,现代与亚洲从一开始就互为内在。
从“想象中的亚洲”到“TO图(一种欧洲中世纪世界地图)”中理想的人居世界,从哥伦布大航海发现新大陆,再到商业订制、殖民帝国和民族国家的兴起,亚洲在现代的形成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地图上亚洲形态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诸多力量对亚洲的认知。这一过程逐渐塑造了地图上亚洲的形态及观念上亚洲的概念。可以说,一部亚洲的诞生史,就是一部现代世界的形成史。
透过地图看历史,沉默的地图讲述了哪些真相?
“以图入史”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图像丰富了以文字为主题的传统史料,但也有自身无法回避的局限性,古地图更是如此。沉默的地图讲述了哪些真相?书中对此也进行了介绍。
地图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用,但能够存世的古地图,大多不是实际生产、生活中被反复使用的地图,它们要么是刻意收藏的藏品,要么是大量印刷、专供欣赏的商品。它们的制作者和阅读对象,也大多是上层精英人士或者是有一定财力的商人及市民。中世纪的地图上常画着双尾鱼人或者其他水怪,宋念申针对这一现象解释说,“并不是说制图家就认为海里长着这些奇怪的生物,而是刻画上这些花纹,地图价格就高上去了。”“地图并不是自然传下来的,它也经过了选择,选择就是有标准的。”
“中国古代地图的实用主义特色非常明显。中国并非没有神话传统,比如马王堆发现的帛画,神话气息非常浓厚,但是拿同一个墓葬出土的地图来看,一个神怪符号都没有,非常质朴、现实和实用。”
从细微之处解析地图,《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既开拓了读者们的视野,也使读者们更加充分地意识到,地图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更是理解文化、历史和权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会看地图、读懂地图,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责编:邓正可
一审:曾衡林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