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 2024-10-28 09:20:49
春去秋来,候鸟不远万里,如约而至,浩浩荡荡飞越三湘四水,用自由翱翔的身影,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神奇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湖南永州,地处湘江源头和南岭山脉腹地,全境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分布有14条候鸟迁飞线路。永州市蓝山县南风坳等地更有“千年鸟道”之称,每年有上百种、350多万只候鸟经此迁徙,来南方越冬,到北方繁殖。
候鸟漫长的迁飞之旅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遭遇狂风暴雨、迷云险雾等各种艰难险阻。危机重重,依然挡不住候鸟对于回归的承诺、对于生命的信仰。
熄灯,为候鸟送行
“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每天晚上8点半,县市政广场高杆射灯会准时熄灯,为候鸟安全过境送行。”
10月11日,五省区联合护鸟行动在蓝山县举行启动仪式。蓝山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国材告诉记者,“候鸟远道而来,对它们最好的保护就是不惊扰。”
今年是蓝山县开展熄灯护鸟行动的第5年。2020年9月的一天晚上,市民发现,县市政广场上空有一群白鹭好像迷了路,久久盘旋,不愿离去。
相关部门接到热心市民的反映后分析,候鸟夜间飞行有趋光的习性,过亮的高空灯光对候鸟夜间迁徙影响较大。
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马上组织路灯管理人员熄灭6盏25米高的高杆射灯,那群白鹭随即翩翩离去。
此后,蓝山县形成了关灯护鸟机制。每年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都会适时关闭县城三蓝广场高杆灯、大功率照明灯及周边高层楼宇外立面景观灯,部分酒店、商家也自觉熄灭霓虹灯、外墙灯,保护候鸟顺利南迁。
风机,为候鸟让路
湖南华电集团在蓝山县四海坪投资了一个100兆瓦的风电项目,机组每年可输出350万度清洁电能。然而,项目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西峰岭17号风机的建设,却因为候鸟迁徙面临一场保护与发展之争。
在风电项目启动之初,华电集团邀请专家团队进行了鸟类影响评估,认为17号风机对候鸟迁飞没有明显影响。
然而,当地特有的地域气候使得每年有200多天处于阴雨大雾天气,17号风机塔架高度近100米、每片叶片长50米,距离候鸟迁飞通道重点保护区域边界仅150米,风叶转动产生的气流和噪音可能对鸟类造成干扰。
潜在的生态风险与可观的经济效益,孰轻孰重,如何取舍?2024年6月,蓝山县政府与华电集团进行了友好会商,双方决定牺牲经济发展为候鸟让路。华电集团自愿无偿拆除17号风机,而县政府则对拆除后的空坪实施生态复绿。
这一抉择,让候鸟得以在这片天空自由翱翔,不仅展现了蓝山县对生态保护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华电集团作为国企的责任担当。
贴膜,为候鸟清障
2018年,蓝山县林业局租用云冰山景区的观景平台,作为候鸟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周边装了6台监控摄像头,把二楼作为监控室,透过东、北两面的落地玻璃窗,工作人员可多角度清晰地观察到区域内候鸟迁飞动态。
站房外采用玻璃幕墙建设,虽然美观实用,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山顶海拔较高,而玻璃幕墙白天呈镜面反射,晚上透出亮光,可能会导致候鸟误撞,让它们在白天以为站房是蓝天白云,晚上又容易被灯光吸引迷途。
面对这一问题,县林业局和保护站工作人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方案。经过缜密的研究和论证,县林业局决定在玻璃幕墙上贴上深蓝色的防鸟撞波点贴膜。他们精心挑选了间距不超过5厘米、直径不小于1厘米的深蓝色贴膜。这样的设计既能帮助鸟类看清障碍,又能防止室内灯光透出,减少对候鸟导航的干扰。
现在,随着条件改善,观景台下方2公里处新建了候鸟保护监测站,配齐了巡护、监测、值守、救护、宣教设备。
坚守,为候鸟护航
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候鸟保护执法力度,加强形式多样的护鸟宣传教育,爱鸟护鸟在千年鸟道蔚然成风。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民间护鸟志愿者。“蓝山三哥”唐盛利,可算是志愿者中的护鸟达人。
过去,蓝山南部山区有40多座被称为“打鸟岭”的山头,山民世代以打鸟为生,山上布满了捕猎候鸟的“天罗地网”。
唐盛利原是当地一家制鞋厂的工人,排行老三,人称三哥。2013年,他在朋友的邀请下,加入湖南省护鸟营,成为一名护鸟志愿者。自此,开启了他矢志坚守、为候鸟护航的漫漫长路。
他常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深入村落,观察是否有打鸟现象。晚上他则参与护鸟巡逻,劝阻和制止非法捕鸟行为,确保候鸟安全过境。
护鸟工作既辛苦又危险。打鸟地点常在高山之上,夜间山路又窄又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下山崖。断了打鸟人的财路,唐盛利时常遭受谩骂和威胁,但他从未退缩。
后来,唐盛利意识到,光爬山护鸟远远不够,要让更多的人爱鸟护鸟,还要做科普。他跟妻子商量,购买了相机设备,一边护鸟,一边拍鸟,从一个不会拍鸟的初学者变成了拍鸟专业户。为拍摄一种叫“三宝鸟”的鸟类,他在同一地点连续守候了3年。2019年8月,他成功拍到了曾被认为已经绝迹的珍稀鸟类彩鹮。唐盛利花了6年时间,拍摄到了120多种鸟,出版了《蓝山百鸟图》,填补了蓝山县没有本地鸟谱的空白。由此,“蓝山三哥”的名号在当地也越叫越响。
唐盛利在拍鸟、护鸟的同时,还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举办护鸟微宣讲,科普鸟类保护知识。许多村庄将护鸟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曾经的“打鸟岭”变成了“护鸟岭”,捕杀候鸟的“鬼门关”变成了观鸟的最佳平台。
“千年鸟道”礼遇候鸟、温情护鸟,是对候鸟的致意、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千年鸟道”沿途乃至湖南各地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的见证。(刘慎元 周建梅 傅丽娜)
责编:陈龙
一审:陈龙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