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百年 阔步新程——写在湖南医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2024-10-28 16:55:38

(原载于《湖南日报》10月28日10版)

肖畅  易鑫

历史长河浩瀚,百年光影流转。

当百载春秋重合在湖南医药学院的行进轨道,一条风雨兼程的壮丽征程映入眼帘,一段薪火相传的辉煌篇章又见新页。

自上世纪初扬帆伊始,湖南医药学院便以守护生命、探求医学真谛为使命,砥砺前行,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从最初的简陋校舍,到如今现代化的校园风貌、完善的教学设备;从师资力量薄弱,到构建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建校百年来,湖南医药学院见证了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湖南医药学院金海校区大门。

创校百年育英才

10月的湖南医药学院,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在金秋阳光的温暖环抱中,这所历史悠久的高校迎来了百年校庆。

时光回溯,湖医的过去如铺开的卷轴一一展现。

1912年,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先生创立长沙红十字会看护训练所,后于1924年初,更名为“仁术护病学校”,这便是湖南医药学院的前身。建校初期,学校饱受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的动荡,在战乱中谋求生机,曲折发展。

1961年,学校从长沙搬迁至黔阳安江建立湖南省黔阳卫生学校,1981年更名为湖南省怀化地区卫生学校,1984年搬迁至怀化市区。

2000年,学校正式挂牌为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2014年,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湖南医药学院,创造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独升本的佳话,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迈入本科办学阶段,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发展硕果累累。2015年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并更名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新校区(金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成为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牵头单位;202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成功实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整体划转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并更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从而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同年以高票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人才培养立根本

回顾百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始终秉持“厚德医萃、仰天行健”的校训,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医疗救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共卫生建设,从改革开放的浪潮融到新时代的健康中国战略,学校始终屹立潮头,与时俱进。

迈入新的办学阶段,学校继续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作为武陵山片区的医学本科高校,湖南医药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布局,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努力适应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基本要求,明确了“三全育人,四个协同,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的办学特色。

“四个协同”即坚持医药协同、医教协同、中西医协同、医文协同。而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情怀、医者情怀,使他们成为有专业素养与医者精神的医务工作者。学校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更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学校深知,医者不仅要掌握高超的医术,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涵盖了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023年,学校顺利完成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锚定新目标、提出新要求,先后制定《中共湖南医药学院委员会关于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医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开道超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学校全面向本科教育转变,夯实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条件、加强专业课程建设。2021年至2023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占比保持在13%以上,建成教学实验中心11个,实验实训室97个;升本以来,停办专科专业11个,新增本科专业20个,其中医学类专业15个、管理学类专业3个、教育学类专业2个,初步构建了集预防、临床、康复及健康管理,服务生命全周期与健康全过程的,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布局。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上,由院校培养向院校与医院协同培养转变,以学科课程知识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医文协同、中西协同”的改革思路。

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养”的思路,坚持“引培稳并举”的方针,强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信念留人,形成了一支师德优良、专兼结合、双师发展、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近三年学校引进博士61人。

从1924年到2024年,栉风沐雨百载,湖南医药学院从白手起家到初具规模,实现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从办学初期的个位数学生,到如今在校全日制大学生14425人,累计培养各类医药卫生人才10万余名,百年学府已是枝繁叶茂,开花落英于祖国各地。

科研创新结硕果

9月3日,湖南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湖南医药学院4项科研成果分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项目《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侗药马卡列丙物质基础表征策略的构建》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作为湖南医药学院的科研特色,古老神秘的侗医药在这里焕发了新的活力,湖南医药学院专家学者首次发现了马瞪艾、教美菇农把等抗癌、抗炎的侗药特色药物资源。在湖南省科技厅批准下,学校于2015年建立了侗医药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该实验室入列湖南省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单位。依托侗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学校在马瞪艾、教美菇农把两个侗药材研究方面,迈上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

科研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不仅是高校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更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湖南医药学院拥有2个国际合作平台、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8个市厅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在湖南省同层次同类别的高校里更是处于领先位置。

2021年以来,湖南医药学院共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530项,经费2562.9万元,横向科研项目220项,经费9319.36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出版著作39本,授权国家各类专利433项,累计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87篇。今年来,湖南医药学院已举办近百场学术活动,以打造自身学术特色品牌、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

科研创新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体现其最终价值。

湖南医药学院广泛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至2023年底,学校已与3个地方政府、17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通过29项横向项目,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怀化健康产业博览会上,湖南医药学院荣获“特殊贡献奖”;对于其对口帮扶的向家地村,学校发挥学科优势,以黄精种植作为发展产业突破口,先后组织30多批次专家实地培训,帮助村民提高黄精种植水平,贫穷落后的向家村,如今成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学校还组建教授、博士团队到贫困县市进行科学指导,合作共建白及、魔芋、甜茶、七叶一枝花、血藤果等种植基地2000余亩。

展望未来绘新篇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这个目标,就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医学工作者更要肩负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任。面对这样的新任务、新要求,每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务必要做到铆足干劲,乘风破浪!

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摇篮的百年老校——湖南医药学院,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学校坚持“开道超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瞄准国际医学前沿,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湖南医药学院还将继续弘扬“百年正青春,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师生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学校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锚定“走新三步,写新篇章”战略目标,实施“一二三四五六七,高质量发展出奇迹”的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三全育人,四个协同,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的办学特色,以培养有雄心的医学高峰攀登者为导向,构建“四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健康中国建设,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湖医人的力量。

大江奔流,万古不息。在乱世烽火中开创,在新中国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奋进,在新时代逐梦中图强。湖南医药学院从历史烟霭中走来,而今正是百年风华正茂!站在新的起点上,湖南医药学院将牢记初心使命,瞄准学科前沿,勇攀医学科研高峰,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21世纪现代医学教育的华彩乐章中,我们坚信,湖南医药学院必将演绎出一曲御风而行的仁爱之歌、一支绚丽夺目的生命之舞!

(本文图片由湖南医药学院宣传统战部供图)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