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29 12:19:59
文|刘本楚
荷月山城近农家,重逢恩师泪如花。彻夜长叙新旧事,无尽心语暖朝霞。
这5个月来,我一直生活在心情激动、心底踏实、精神饱满的亢奋情境里,如同婴儿躺进了温暖的摇篮,吮吸着母亲的奶头,又如同当年坐在教室里读书,聆听老师的教诲。因为我的恩师刘明文老师回来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我们的身边。
明文老师此次回乡,如同上几次一样,从异国他乡大洋彼岸而来,迈着深情的脚步,踏进了故乡的土地。他是带着赤子之心传递异国信息而来;带着敬孝之意探望父老乡亲而来;更是带着对文学的思念之情,关怀文友弟子而来,又是饱含艰辛,苦熬时差交替转换与16个小时的航程,飞越大洋而来……
“刘老师回来啦,明文老师回来啦…… ”刘老师当年的弟子们全都兴奋了,奔走相告,夜不能寐,纷纷传讯。如同山林的群群雀鸟,跳跃飞腾,把林海卷起层层绿波;如同溪潭的排排鱼儿跃出水面,把溪床翻出朵朵浪花。同学们从北京、上海飞来,从深圳、广州追来,更有从峰峦重叠、白云深处奔来……
第一场同学聚会于怀化市辰溪县城,是1981届高中二班的全体同学,属当时辰溪县一中的“尖子班”。说起“尖子班”,那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县里为了办好重点中学,面向全县挑选的学生,与此同时,一批骨干教师也调入一中,明文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在辰溪县一中,他教的是高中语文,所接的就是这个班。班上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农村中学的高中生,每个学生的家长对高考寄托着全部的希望,甚至是一些家族几代人的希望。作为班主任的明文老师,深感责任重大,生怕误人子弟,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晚他都陪着学生坐堂自习耐心辅导,待学生就寝之后,他才回房继续加班备课和批改作业。夜阑人静,星月照窗之时,他的房间仍亮着灯光。在那两年时光里,他用全身心的精力辅导学生迎接高考,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使这批学生大都走进了高等学府。
第二场聚会于辰溪大酉书院。在一股悠远的文脉流风的书院里,60多张历经沧桑岁月而又童贞快乐的笑脸欢聚于此,如同当年坐在教室里,再一次聚精会神地静听着刘老师的声音。这就是来自当年修溪区中学七四届高中毕业的同学代表。
明文老师说:“今年我已82岁了,大家也在奔向古稀的年岁。今天与大家见面,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张张天真的笑脸,那双双灵动的慧眼,那个个全神贯注的形象。今日目睹大家的精神面貌,令我感慨不已……”
我注视着恩师的神采,满头银丝,如同天上白云,片片生动而鲜活,一双深邃的眼睛依然不减青春的灵慧,红润的脸膛泛起晖光,透出健朗而昂扬的气色。读着老师的言谈举止,细品老师的笑貌音容,不由自主的使我的思绪走向了那遥遥远远的岁月。
在我步入修溪区高中那一年寒假的头一天,老师要送我回家。清晨七时许,我和老师赶到修溪码头,那是沅水河上一座古老的码头。来到这里是要赶上从下游县城开往龙头庵乡的机动客船,船到修溪码头是早上七点半左右。
冬天的早上,天亮得很慢,江雾弥漫的码头仿佛还睡在朦胧中,清冷的河风,翻卷着我和老师的衣角和发丝,我清晰地看见老师的脸色已胀红在寒风中。老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彼此紧挨着身子,立在码头的石阶上,任凭寒冷的吹打,等待机船的到来。
“冷得很吧?”老师问。
“我把毛衣脱下来,你穿上。”老师放下行礼包,准备脱下毛衣。此时,我紧紧抓住衣边,不让老师脱衣并大声地说:不冷,我一点都不冷,刘老师千万别脱……
“本楚,放开手,衣服扯烂了要你赔知道吗?如果你感冒了回家,父母是多么担心呀!”老师发火了。我只好顺从穿上老师脱下的毛衣,顿时,一股暖流涌贯全身。
船已靠岸,老师牵着我的手踏上跳板,走进船舱。幸好旅客不多,正好空有靠窗的座位,我与老师相依而坐。
窗外,河面上的水雾渐渐散开,一线阳光暖进船窗。就在这时,老师提问了:“本楚呀,你看,此时的阳光已在窗外,根据眼前的景色写一句对景物描写的话,你看怎么写为好呢?”我稍加思考回答:“太阳照进了船舱。”
老师笑了,轻轻的说:“这样写当然不错,但有点简单而又直白,如果写得更细致,更艺术化一点,就更好了。”老师停了停又接着说:“阳光正于波欢浪笑的江面上起舞,那份热情也暖进了船舱……这里用了一个‘暖’字,把形容词用作动词,又用了个‘波欢浪笑’的词,以拟人手法写江水,体现出一点语言艺术的味道,你是否可从中感悟到巧妙用词的趣味呢?老师笑了,我也笑了,似乎都笑在彼此的会意之中。一路上,老师时而望着窗外的风物景情,又时而看着我的神色意会,慢慢地细说着如何写景,如何写人,如何写人物动作,如何写人物对话,如何抒写情中含景,景中动情……不知不觉,我已陶醉在老师的作文辅导之情境中了。
破浪前行的逆水之舟,显得行进艰难,可坐在老师身边的时光却如同浪荡波激,飞流即逝,在老师寓教于情,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快乐意境里很快就到达了我们上岸的码头。这仍是沅江的一个码头,属溆浦县大江口地段了。从这儿上岸,要爬5里高坡,翻过一座大山才能到达我的老家辰溪县最边远的乡村一一柿溪乡纱帽坪村。
上坡路上,我才发现,老师背上的那个袋子里装着两包白色粉丝,一头扎进袋里,一头露在外面,袋子里还有一包白沙糖。老师说这东西来得不易,前两天到区政府批了个条子,从副食品门市部买来的。老师放慢了脚步,喘着粗气说:“快要过年了,给你父母只能买这么点小礼物,不好意思呀……”
我听着老师的话语,早已深深地感动得流泪了。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农民哪能吃到如此贵重的食品呢?只有国家工作人员和城市居民,才能有计划的供应一点。我的老师啊,如此厚待一个学生的亲人,这份情恩的重量,不是能够秤称斗量的。
老师转过身来,发现我已满面泪水,他突然感到十分难过:“本楚啊,我刚才的话让你伤心了吗?哎呀,不要紧的,这点儿白沙糖和粉丝算什么呀,下个月老师还可以买得到的……”
回忆总像在走崎岖的山路,弯弯的山路时常弯进我的忆念深处——
一个暑假回乡劳动的那天午后,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火辣了田间的泥水,正在稻田里劳动的我,突然听到乡邮递员在田埂上打喊:“刘本楚,来信了,快来取信啊,区政府的呀!”
社员们听到喊声都纷纷喊出了我的名字,人们听到是区政府的来信,无不感到十分惊讶。我来不及洗净手脚的泥巴,慌忙爬上田坎,跑过弯弯田埂,双手接过信件,“辰溪县修溪区人民政府”的信封字迹夺目亮眼。在一阵激动的心情中打开信封,一行醒目的文字跳闪眼前:“关于参加全区文艺创作培训班的通知”。字眼还在目光里叠荡,耳旁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缓过神来,才意识到身边围满了人群,社员们都在为我鼓掌喝彩。当时参加这类培训班结束后,是要拿着区政府的文函回到生产队记工分的,可见当时“革命文艺”的繁荣与兴盛。后来才知道,这封信函就是由老师的拟定成文,再通过区政府批准而盖上大印的。
文艺创作班,当然全是老师一人的组织与培训。培训班上,由于老师的竭尽全力,使我们收获了老师比较满意的成绩。记得当时在老师的辅导中,我也创作了一些短小的文艺作品,快板词、三句半、表演唱等,其中的表演唱《四老汉上水库》成功地登上了县剧院的大舞台,领奖的时候,我又流泪了。
在区政府的领导下,老师不仅组织举办全区文艺创作培训班,还组织辅导了一支全区文艺宣传队,从在校学生、社会青年和插队知青中选拔了一批文艺人才,自编自演。白天创作排练,晚上立马演出。老师他单枪匹马,带着一支队伍,高扬着修溪区文艺宣传队的大旗,跋山涉水,走村串寨,跳跃欢唱在乡村舞台,水库坝上,铁路工地。幸得老师的挑选与栽培,我才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高中毕业时,尚未恢复高考,回乡后我便走上了民办教师的岗位。当年恰逢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暑期培训班,我被抽调到大会秘书处,原来又是老师默默地关怀与强力推荐。起初教育局辅导站长不同意,必须交一篇短文和一幅硬笔书法,看是否合格。老师亲自找到我,耐心细致地嘱咐我连夜加班。当晚,我就创作了散文《我的一堂语文课》和硬笔书法毛泽东诗词《咏梅》,夜阑人静时,我轻松的放下笔,怀着对明天的希望走进了朦胧的梦乡。
第二天在老师的引领中,顺利过关走进了秘书处的办公室。刻写钢板蜡纸,编辑油印简报,工作虽然苦累,但我吃到了夜间加班的那碗香辣的肉丝面,这是当时普通人吃不到的高级面食啊!秘书处的工作,尤其对我当时的写作,更是极大的教益和鼓励。现在想来,我深深地感悟到,老师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坚强基石,老师是照亮人生前路的闪光灯塔,老师更是催人奋进的强大动力……我们的刘明文老师在他的学生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慈爱而又博学多才,真诚为人,优秀作文的好老师。
老师在即将离开老家的前两天打来电话说:“本楚呀,今天有空吗?出来陪我走走,我有话要给你说呀……”
老师的呼唤,我立马赶到了他的住所,哪知师父与师母已在门外的大门口等候了。
老师说:“今天拿你师母医疗工资卡去给你爱人小谢买点药品吧,就你那点工资,怎么支付得了每月的那么多药费呢?”
“算了,算了,费用留给你们自己吧,你们年纪大了,又在国外,我们也无法照顾呀,多谢师父师母了。”
“别啰嗦,到哪个药店去,由你选,快走!”老师的口气如同当年课堂上布置作业一样,提出的要求从未改变,我只好顺从老师的关怀之意。
一千多块钱的药品提回家,妻子细细翻看之后一阵激动落泪了。妻子说:“这样的老师,世上有几个?就是父母对待儿女,也未必如此牵挂啊!”
难怪今天,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学生不远千里万里奔赴而来,广西柳州的文友不顾千山万水追赶而来,都是为了看望自己的老师,都是为了那份崇高的敬意,更是为了日日夜夜绵长的思念。一想起老师就要离开我们再度奔赴异国他乡,我们就手忙脚乱,心慌意乱。多年一次的相见何等珍贵,5个月的朝夕瞬间即逝。82岁与84岁高龄的师父师母啊,还日夜奔赴在高天阔地的云路上,雨雪冰霜的流风中。
昨天夜里,我看到了师弟肖典轮发来的高铁启动的视频,陡然间,我后悔了,我为什么不能奔赴车站?我为什么不能护送师父师母呢?我为什么啊我的恩师!我的泪水已滴落在手机屏幕上了,流成了水线,溅起了泪花……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