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0-29 15:56:11
在辰阳古城北门阁亭子里,经常看见一位老人,他头发花白,双眼坚定,言语间透露出一种厚重感,他的名字叫张必津。他身后不远处是一座窨子屋,上面挂着“湖南大学西迁办学筹备处”的牌子,他的父亲曾经在那里工作过。
(湖南大学抗战西迁辰溪办学旧址 李莎 摄)
时光回溯到1938年的辰溪,那一年很不寻常。《辰溪县志》“大事记”记载,“10月12日,湖南大学迁辰,校址设大路口龙头垴”。那一年,张必津只有3岁,他的父亲张冰醒是县教育科的干事,负责湖南大学西迁辰溪购地买房等联络事宜。
张必津的父亲当过老师,在上海申报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半年,他曾与鲁迅通信,《鲁迅书信集》中有《致张冰醒》。张冰醒身上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道义,对湖南大学很是景仰,工作竭心尽力。很快,在辰溪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协助下,建成教室、宿舍、图书室、实验室等各种木板房总计104栋,挖防空洞20余个,湖南大学战时校园建成投入使用,辰溪城南热闹非凡。
(湖南大学西迁辰溪旧址的木板屋)
张必津对湖南大学的最初印象始于1941年的辰溪县第四届运动会,是在湖南大学操场举办。参赛队伍除湖南大学外,汉阳兵工厂、华中水泥厂、海军部、桃源女中以及辰溪中小学校等都组织了自己的队伍,比赛盛况空前。
时年6岁的张必津随父亲到龙头垴观看,他记忆最深的是湖南大学一名学生因眼睛近视误入跑道,被宪兵用枪托击打而引发群体冲突。其后,又目睹了湖南大学学生到县城为抗战募捐、驱李护校游行等,张必津非常佩服大学生的英勇,对湖南大学心生向往。
湖南大学在辰溪办学期间,克服条件简陋清苦,冒着敌机轰炸,边办学边抗战,湖大工学院与华中水泥厂、辰溪煤矿等建立了密切联系。很多湖大老师在辰溪中学兼课,一大批辰溪籍学生考入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与辰溪结下了深厚情谊。
(抗战期间湖大师生游览的丹山悬空寺 张慧 摄)
1945年抗战胜利,那一年张必津10岁,湖南大学迁回长沙。因当时经济紧张,建筑材料缺乏,湖南大学在龙头垴的鱼鳞木板房全部拆除运回长沙建成“复临舍”。留在辰溪的只剩下矿冶室和湖南大学西迁办学筹备处等,湖南大学就此消失在张必津的视野中,也逐渐消失在辰溪的视野中。
1949年共和国成立,湖南大学经历多次调整变动,迎来了新征程。张必津受父亲问题影响,初中学业被迫中断,对湖南大学的向往变得遥不可及。他小小年纪担沙石修路,下矿井挖煤,但一直未放弃梦想,抓住任何一线机会,而后当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公办教师。
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张必津骨子里痴情教育,血液里流淌着对读书写作的热爱。1990年代退休后,先后有《启开尘封》《辰溪县宗教志》《辰河高腔》等著作问世。可张必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看着河对岸一片原野的龙头垴,童年记忆的湖南大学不时萦绕在脑海中,他想为它做点什么。
契机来源于2006年,湖南大学庆祝建校80周年,拍摄专题片《不屈的文脉》,派人来辰溪寻访学校抗战西迁史料,他们找到了张必津。这点燃了张必津内心多年的愿望,他要写一本关于湖大西迁辰溪的书。
张必津不顾72岁的孱弱之躯,克服史料极度稀缺之难。他查阅县志、民国档案,到龙头垴走访当年湖南大学周边住户,拜访当年辰溪籍湖南大学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湖大西迁辰溪的第一手翔实资料。
当张必津为查阅校史档案,来长沙再次走进湖南大学的时候,他看见了新建后的复临舍,内心非常激动。这更笃定他了要把湖南大学西迁办学这段历史写出来,这是一个辰溪人的责任。
(湖南大学新建后的复临舍教学楼 张春燕 摄)
凭着赤诚的情感和坚韧毅力,历时3年,13万字的《湖南大学在辰溪》一书成稿。书稿得到了时任辰溪县委书记和湖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肯定,为其作序,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再现了湖南大学师生在辰溪办学抗战的艰苦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湖南大学与辰溪血浓于水的情谊,彰显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同时,这本书里有张必津对父亲的怀念和他的童年。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时间又过了15年。《湖南大学在辰溪》这本书有些微微泛黄,张必津已89岁,精力大不如前,拄上了拐杖。但他记忆力依然非常好,对书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叹息当年拜访的很多当事人都已作古。
(张必津老师在湖大西迁辰溪办学筹备处旧址 张慧 摄)
张必津还询问当年约定建设的湖大西迁纪念场馆进展情况,的确时不我待。做成一件事不容易,那段历史总要给后来者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念想处,这是辰溪和湖大的共同心声,就像他那本书一样,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沅水汤汤,麓山莽莽。每一年都有青春洋溢的湖大学子来辰溪,也偶有与张必津同龄曾随父母在这里生活过的湖大子弟。他们在龙头垴探寻那段不屈文脉,承载的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是文化教育扎根乡土的成长。(田有国)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