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贝勒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01 23:13:10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贝勒
10月31日,跪在父母墓前,百岁高龄的唐藩松老人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情绪。
82年后,唐藩松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再次回到家乡浏阳,虽然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离开时的模样,也少了他熟悉的亲人。
1925年4月,唐藩松出生在湖南浏阳北星桥唐家湾,即现在的长沙市浏阳市镇头镇。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国家存亡之际,年仅17岁的唐藩松被国军“拉壮丁”参军抗日,离开了家乡。此后,唐藩松先后辗转湖南、广东、江苏等地抗战,而后随军去到台湾,与湖南亲人海峡相隔,从此断绝联系。
(10月31日,亲人们为唐藩松老人回家准备的欢迎标语。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初回故土,唐藩松看着村庄,辨认着他长大的地方。和侄孙们团聚,唐藩松紧紧抓着他们的手不愿松开,用一口标准的浏阳话,重复讲着:“谢谢,谢谢。”
一个月前,台湾志愿者在慰问唐藩松时得知了他与家乡失联情况,随后在网络发布相关寻亲信息。仅仅过了两小时,唐藩松的侄孙唐立新就联系到了志愿者,并通过族谱确认了亲属关系。唐藩松终于找到了阔别82年的亲人。
(10月31日,唐藩松(左一)与外侄周正年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 摄)
“喜迎亲人归,共叙家乡情”“千里之行,只为团圆”“乡音未改,乡亲依旧”……唐藩松的十个侄孙喜出望外,准备了十条标语迎接舅舅,他们给唐藩松安排了紧锣密鼓的5天行程,不想让他有遗憾。
“不想做野鬼,想回乡祭祖。”回家祭奠父母,是唐藩松的最大心愿。他写下四封信件悼念父母,字字真切,言语动人。
(10月31日,唐藩松跪在父母的墓前读手写的信件,表达思念之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10月31日,唐藩松手写信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 摄)
10月31日,唐藩松怀揣着亲笔信件,来到父母墓前,拿出信件,“妈妈!自您辞世后,至今已八十四年,含辛茹苦,操持家务,对儿期望殷切,熟料命途多舛……八十余年未曾回乡奉祀,不孝之极。” 念完信件,唐藩松一时情绪激动,难以自已。
(10月31日,唐藩松(右一)在家中与亲人共话家常。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祭奠结束后,唐藩松回到家中,见到幼时的玩伴堂弟,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身为家中次子,唐藩松无子无女,但如今仍能写出11位兄长姐妹的姓名。看着满桌欢迎的菜肴,他能准确地讲出每一道湘菜的菜名。看到家门口晒干的茶油籽,他说这是家乡特产茶油。这里的一切,他都没忘记。
(10月31日,唐藩松(左)来到94岁的堂弟唐苍松家中,两位老人时隔八十余年再度相逢。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作为后辈,看到家里人一直挂念的亲人回来了,很感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对老人家抗日爱国的家国情怀很敬佩,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作为唐藩松的第四代后辈,宾玮特意从株洲赶回浏阳团聚,“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邓晶琎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