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悦读|“复生”从觉醒到怒放的历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02 09:03:56

文|邓谦林

三卷本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是作家彭晓玲花费六年时间创作出来的。谭嗣同(1865-1898)是湖南浏阳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在国家危难之时,不避生死,投身变法维新之中,在变法失败后,慷慨赴死,以自己的牺牲来唤醒、激励国人,点亮国家的希望,被梁启超称为“晚清思想界的彗星”。 这部小说叙述了在日渐衰败的清朝末年,谭嗣同从萌动、觉醒到怒放的思想成长历程,并以点带面,展现了为救亡图存、变法革新而不懈努力的近代中国文人群像和清朝末年面临的各种危机与社会发展轨迹。

历史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写作者要研究历史,但不能照搬历史,在谭嗣同短暂的33年生命中,作者彭晓玲选取了其生命中的最后八年(1890-1898)来重点书写,这八年对于中国近代史和谭嗣同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八年里发生了两件重大事件:一是甲午战争,这意味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二是戊戌变法,虽然它失败了,但它是中国从器物学习转到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书写此种历史境遇中的谭嗣同,可很好呈现中国的历史风云,有历史的广度和厚度。对谭嗣同个人来说,这是他直面现实、探索出路、投身变法的八年,是他从萌动、觉醒到怒放的成长历程。当然,作者只写了他投身戊戌变法的前奏,没有写它的高潮和落幕,也给读者留下了些许遗憾。

如何处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小说、历史剧等文艺创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小说运用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失事求似”是郭沫若总结出来的历史剧创作经验,主张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历史精神,在此前提下作者可以不受历史事实的束缚而自由创作,可对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

彭晓玲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与“失事求似”原则有相通之处。她怀着强烈的追慕先贤的情感和欲以文学方式为先贤立传的使命感进行创作。她搜集阅读了关于谭嗣同的大量史料文献,实地探访了谭嗣同曾经到过的地方等,在此基础上,作者也进行了大胆地想象,虚构了包世贞、罗成等人物形象,对人物心理和活动场景进行了创造性摹写。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康有为、梁启超、魏源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对读者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是大有帮助的。但是对个别人物的评价,如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中的想法、作用的评价,思路可更开阔些,可写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责编:蔡矜宜

一审:周月桂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