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有廉景,“禾”不心赏

    2024-11-05 14:31:05

文|

位于湖南郴州西南,北纬25度的嘉禾县古称禾仓堡, 据《衡湘稽古》记载:“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嘉禾是湘南地区较早地宣传革命思想的县份之一,1923年6月,嘉禾党小组成立,次年8月,中共嘉禾特别支部成立;1927年底,中共嘉禾南区支部成立;1934年8月和11月,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相继过境嘉禾;1949年12月嘉禾全境解放。在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为嘉禾题写了“情系长征路”碑文。红军墓、红军树、红军渡、红军医院、红军法庭等革命旧址,见证了其融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嘉禾不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更积淀了历久弥新的廉洁文化底蕴。

可观可感的文旅“嘉”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赏荷花自然少不了嘉禾县委大院内的荷花池。每当夏日时节,嘉禾县委大院内,荷塘清香飘荡,荷花绽放,娇艳多姿,成为县城内一道亮丽景观。

走出县委大院向南步行约3公里,便可至享有“嘉禾古八大景”之一的珠泉亭,寻访“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的清廉“泉文化”;在城郊往南约2公里行程,可打卡中国传统古村落雷公井村清廉“歌堂”,聆听被誉为南岭民歌奇葩的嘉禾伴嫁歌;在城外往北十余分钟车程,便可探访红色影视剧《浴血罗霄》及平民抗日电影《芙蓉渡》的拍摄地—-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仙人桥村;在城郊东南方向约4公里处,有一个叫荫溪的村子,村里有一座四柱三门式样的石质牌坊,通高7.3米,宽5.5米,呈“品”字形。顶部中央立一葫芦形饰物,两端为龙头鱼尾飞檐,正中镌刻“恩荣”二字。下衔为“双龙戏珠”和“双狮滚球”的精美高浮雕,之间镌刻遒劲有力的“风宪”二字,中间两柱上“持宪节”人物图案中正严肃,左右镂刻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石麒麟、仙鹤、花卉等图案。

据李氏族谱记载:“南京地震,汉王内反,交趾叛乱,斯时望风负驽,人心惶惶,公节所至,持以静镇,其厘则懋绩,大慰宸衷……”。讲述李祚任御史期间,有一年南京地震,汉王朱高煦叛乱,部分内外反叛势力乘机作乱,朝廷派李祚查处叛乱朝廷官员相关罪证,几个月就查清了相关官员的贪腐行径。为表彰李祚在平乱过程中的监察功绩,遂“以御史解组期,建坊李族房内……御赐‘风宪’额以表彰之”。后李循义与临武知县刘熙载报请朝廷恩准,从外地运来巨石,在荫溪村为李祚修建了“风宪”牌坊,并刻“恩荣”二字于牌坊上,以示其为皇上恩赐之荣耀。据考证,“风宪”匾额御赐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修建牌坊约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于清乾隆十八年。2002年5月,“风宪”牌坊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树可立的家训“嘉”风

“农奴聚义起宜章,晃晃梭镖刺大天。莫谓湘南侧岭海,骑田岭上瞩中原。”——这是开国上将萧克的诗句。

1907年,萧克就出生在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萧克曾担任过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南下时,被任命为四野参谋长等职务,在开国将帅中,萧克可谓是文武双全,其作品《浴血罗霄》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他在世时,就给家人立下了“三不”戒律:一、所有亲属不准以他的名义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安排工作、要救济补助之类的要求;二、在他活着之前,不准对他家的房屋进行整修和装饰;三、不准给老祖宗修建豪华墓地。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萧克的孙子萧云松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打算去参军,但是因体重轻了0.5公斤而不符合要求。旁人觉得,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找萧老将军打个招呼这就成了嘛。萧云松的父亲萧星华第一个反对:“老爷子有戒律,不能坏了规矩。搞特权是可耻的,要干出自己的成绩。”这种观念烙印在萧家子孙的心里,直到萧克将军去世,他家的侄子、外甥,没有一个是经他介绍出去工作的。2008年,萧克在北京逝世,萧石英等20多位亲属从嘉禾赶到北京奔丧。葬礼结束后,亲属们一致谢绝了治丧工作人员给他们买返程车票的好意。萧石英代表家属回答:“我们不能坏了将军一生的规矩,要让他走得安心放心。”

萧克将军的夫人蹇先佛1934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发挥自己的专长,每到一处,就用红粉浆在墙上写标语、画宣传画。1935年11月,已怀有身孕的她,以坚强的毅力,胜利走完了长征路。儿子萧星华出生后在河北阜平老乡家寄养到3岁。他们把孩子领回家后,还经常带萧星华到老乡家探望。如今,80多岁的萧星华对那里依然饱含深情。几年前的建军节,他还带领了40余名医疗专家,到阜平县开展义诊赠药活动,为1000多名群众进行了诊疗。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有山河锦绣,国存岁月芳华,家风正,则后代正,源头正,则国家正。营造良好家风,涤荡万户风骨,才能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不断改善,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可圈可点的诚信“嘉”人

“红军是大好人,他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连名字都没留下一个,今后你一定要守护好红军墓。”1944年,彭助立临终时,把彭作恭叫到跟前,郑重地说道。1934年11月18日晚,中央红军红三军团途经嘉禾县晋屏镇甫口村赤硃岭时,与国民党军队李云杰部遭遇,战斗打得异常惨烈,34名红军战士牺牲。第二天上午,彭子文的爷爷彭助立带着彭子文父亲、当时才8岁的彭作恭去战场察看,场景惨不忍睹。彭助立组织群众捐钱捐米,把战斗中牺牲的34名红军烈士合葬在赤硃岭一个大墓穴里。此后,彭助立和家人平时都会抽空到离村1.5公里的赤硃岭,看望长眠在此的红军战士,每年的清明节和红军牺牲纪念日,彭助立都会带着家人给红军墓祭扫。1938年6月,他还偷偷在墓地旁立了一块小石碑。按照父亲的遗嘱,几十年来,彭作恭始终坚守着父辈守护红军墓的承诺,一刻也没忘记过守护好红军墓的责任。多年来,身为教师的彭作恭,经常组织师生一同前来为红军烈士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86年,红军墓被嘉禾县列为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拍摄《长征》纪录片时,也把红军墓收录其中。2011年,这座红军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父亲彭作恭临终前,又把这个特殊的“使命”交到了彭子文手上。当时56岁的彭子文继承爷爷和父亲的遗志,成了第三代守墓人。现已年过花甲的彭子文,像祖父、父亲一样,精心守护着红军墓,并积极向人们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随着红军墓的故事广泛流传,慕名前来祭扫红军墓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为了将这段红色记忆更好传承下去,凡是学生或党员干部到红军墓前瞻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彭子文都会义务当起讲解员,让更多的人知晓红军这段历史,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2021年,彭子文获评“湖南好人”,次年,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

而今,在红军长征精神的熏陶下,2001年出生于晋屏镇下星罗村的举重选手刘焕华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被称为“拼命三郎”,今年在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上成为中国首位男子举重100公斤以上级别的奥运冠军。晋屏镇业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