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06 22:51:55
周泽中
“包的”“你个老六”“鸡你太美”“一giao我哩giaogiao”……这些令人似懂非懂的网络用语,竟成了部分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挂在嘴上的常用语,诸如“完了完了芭比Q”“栓 Q”之类的话甚至被学生们堂而皇之地写进作业。
客观来看,网络热梗的来源大多是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现象或事件,比如点赞、正能量,内卷、躺平。它就像一张不断更新的热搜榜单,只要互联网这个“江湖”还在,梗也就一直存在。有梗,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时髦,跟得上网络热点。
网言网语不等于网络烂梗、黑话。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低俗恶劣的网络烂梗也伺机渗透,如形容人长相的“波刚”“细狗”,比喻人心机很重的“茶”“某某媛”等。这些网络热梗以色情、暴力、歧视等负面语义为卖点,污染着网络空间,侵蚀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当中小学生的语言“词典”里充斥着网络烂梗,就会使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压缩成简单粗暴的符号化输出,让他们习惯于接受碎片化、表面化的信息,进而患上“文字失语症”。
引导中小学生说规范话,写规范字,网络平台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反对网络烂梗、黑话,一边又在流量的驱动下推波助澜。应当从源头上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与管理,将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落到实处。
网络热梗本身没有过错,一定程度上还是网友们释放压力的一个媒介。只不过一旦脱离了健康的语境和适宜的人群,就很容易被曲解、滥用。对于青少年来说,适度“玩梗”就好,切勿网感太重。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