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快评丨步履不停,赤诚不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08 21:38:47

曹茜茜

“不只脚下有泥,还得身上‘有味’”“干记者,必须到现场”“农民用得着,我就有用”……在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与吉林市广播电视台《走进乡村》记者刘安波来了一次“灵魂对话”。关于“记者的工作日常”,关于“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关于“坚守还是退出”,引起许多新闻工作者的共鸣。

“电视台小刘”,20年间走遍吉林地区76个乡镇,1383个行政村,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名记者”。这些年来,他经历了从摄像到记者再到接线员等“十八般武艺”的锤炼;他帮助农民摸索“玉米和大豆间作”模式,也关注老母猪不发情、牛犊子不会吃奶等问题;他所在的栏目,热线从“每天被打爆”到渐渐“无人问津”,专职人员也从15名减少到1名。刘安波扎根在新闻一线,与最质朴的土地和农民打交道,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的真实缩影。他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冷暖,也是当下传统媒体面临挑战的一个切面。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等一样,是我国仅有的六个行业性节日之一。然而,记者节的“画风”和其他节日却不太一样。身边的新闻工作者们,似乎不太喜欢盘点自己的职业荣光,更愿意用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吻讲述酸甜苦辣,最后还要带上一句“新闻民工”聊以自慰。他们接到新闻线索“弹射出发”,面对新兴技术“无所畏惧”,为了一个真相“改头换面”、日夜蹲守。关于这个节日的仪式感,早已经融入记者们每一次的坚守与奔赴之中。

“土地上生长着信念,有多少秋天就有多少春天。”当下,或许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汹涌冲击,新闻工作者面临着“用流量和效果说话”的压力,甚至还有记者不得不“挣工分、扒分、挣口粮”。征程虽充满挑战却从未迷失方向,就是因为大家心中的那份赤诚没有改变。这也恰恰是记者这一职业值得被尊重、被认可的原因。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