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给课堂带来新奇体验 大学新生“尝鲜”人工智能通识课

  北京晚报   2024-11-09 08:32:57

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尝鲜人工智能课的新生学得如何?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高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了“AI+专业”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课带来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们啧啧称奇。

新闻内存

人工智能通识课: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模块组成。前两个模块课程由市教委牵头统一录制,建设慕课平台供市属高校使用。第三模块课程则由部分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分专题录制视频,分享给各校自主选课。第四模块课程由各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自行组织开设。

(首都体育学院身体运动功能实训室内,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的“AI+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正在监测学生们的运动训练。)

体验

人人都能成为作曲家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专业大一学生张绍卓诚从没想过,人人都能成为作曲家。一堂人工智能课,彻底刷新了他对音乐学习的传统认知。

“下面我将播放4段音乐,大家猜猜看,哪一段是AI创作的?”在中国音乐学院《人工智能+音乐》的课堂上,课程策划人、教授付晓东走上讲台,现场演示了音乐信息的可视化与提取等技术,引导大一新生认识并了解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音乐一结束,台下就议论纷纷。张绍卓诚认为那段节奏明快的音乐是AI作品,“这是因为其旋律重复,歌词也比较直白,一听就是机器写的。”他言之凿凿,“另外那段抒情曲,曲调跌宕起伏,歌词富有深意,肯定出自艺术家之手。”

然而,付晓东公布的答案令大家大吃一惊——4段音乐全部都是AI作品!

学生们听后立马“炸锅”,有人直呼:“不可能!”有人惊叹:“人工智能简直太牛了!”还有人产生了就业焦虑:“要是AI都能替人创作音乐了,辛辛苦苦学那么多年专业不就没用了?”

付晓东趁热打铁,向学生们点出这堂课的核心意义:“人工智能已经以席卷之势漫灌了音乐领域,它将重新定义我们对音乐创作、表演与审美的认知。摆在你们面前的问题是:AI是职业生涯的对手还是伙伴?它是音乐生产力的终结者还是助力者?实际上,面对人工智能的进击,我们除了拥抱,别无选择。”

对“人工智能+音乐”的思考,一直延续到了课后。目前,中国音乐学院近300名大一新生打破专业界限,15人为一组结成创作团队,正在发挥想象力和专业技能,使用音乐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音乐创作。本学期末,一场别开生面的AI音乐会将在校园上演。

设计

按需组装个性化课程

每名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等都不同,如何确保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内容能精准对接学科特色和学生多样化需求?答案就在课程表中。

真正进入课堂学习前,学生们需要先在慕课平台了解人工智能的通识基础和算法原理。对此,市教委开出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艺体版三个通用版本“菜单”,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组装”课程。

例如,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均选择了艺体版通用课程,学生学满16学时的慕课课程后,可获得1学分;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院校专业涵盖范围广,各学院则自行选择理工版、管文版、艺体版课程。北京建筑大学还结合专业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把校内相关课程中关于数制转换、逻辑思维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

融合

打破学科界限激发兴趣

在人工智能通识课“前沿拓展”模块中,市教委还面向全市高校征集了一批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案例课程。

“同学们,大家所能想到的机器人,不管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还是轮式机器人,都需要具备‘看见’这种关键能力,这在人工智能领域叫计算机视觉。”在北京联合大学录制的《智能车中的AI眼》课程中,该校副校长张萌萌以智能车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车为了“看见”所安装的不同传感器设备,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如何理解周围的环境。课程案例骨干、机器人学院院长杜煜教授介绍,该院智能驾驶团队在智能车领域深耕十余年,希望将经过长期科研实践的案例分享给更多学生,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课程中展现的AI科技不仅高大上,还很接地气。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神农大模型——大模型主力农业智慧化发展》课教学生利用海量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北京工商大学的《舌尖上的AI》课介绍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监管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北京物资学院打造的《AI+智慧物流》课展示了AI在智慧物流核心场景中的应用。

这些课程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司法、医疗健康等24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带领学生理解AI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践

把课堂搬进应用实景

潜移默化间,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大学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一些学校干脆把课堂设置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AI+专业”的魅力。

首都体育学院身体运动功能实训室内,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的“AI+运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正在监测学生们的运动训练。学生在场地中央的特定区域内做出高抬腿、开合跳、原地跑等动作,讲台上的大屏幕就会实时显示肌肉运动和力量传递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训练。

“大屏上的‘小人’是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解剖模型,是跟随学生的动作实时变化的。”该校体育工程学教研室教师张晋喜讲解了平台使用方法,“当一块肌肉显示红色时,证明这块肌肉正在发力,如果用力不当,系统就会提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屏幕上的“小人”不仅能同步做出和学生相同的动作,还能准确地将运动中的肌肉可视化。张晋喜说,秘诀就在于平台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训室安装了7台摄像头,实时捕捉运动姿态,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姿态评估、骨骼肌肉模拟和动力学模拟等功能。”他补充,采集的数据经过系统处理后,会生成详细的运动轨迹和力学分析结果,与标准模型数据对比后,教师就能对学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

该校冰雪运动学院冰雪运动专业大一新生韩依澎作为“AI+运动”平台的首批试用者,完成了一次冰雪运动动作的标准性评估,“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自己在训练时的肌肉发力情况,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人工智能应用教学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的智慧教室里,人工智能系统通过硬件终端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信息采集,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北京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