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12 08:55:42
初冬的十一月,天气微寒。在株洲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封沾满泪水的家书,引起了戒毒警察的注意。一封家书、一个大男人、一段感人的家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故事。
一段急转直下的人生
2024年4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刘某轻抚着妻子的肚子说道,“我要当爸爸了!老婆,我以后一定听你话。再也不乱来了!”
原来,从2022年开始,刘某就跟着一帮“狐朋狗友”混,吸食新型毒品依托咪酯。而这一刻迎接新生命的巨大惊喜和对荒唐错误的忐忑不安,两种强烈的情绪在刘某内心激荡。
违法跑不过惩处,侥幸换不来心安。得知好消息没几天,公安机关便找上了门。经检测,刘某吸毒成瘾严重被决定处以强制隔离戒毒2年。
2024年11月,刘某通过亲情电话得知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刘某一下子感觉到“天塌了”……
一场进行到凌晨的谈话
想到妻子挺着孕肚独自生活,而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又独自手术,刘某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常常默不作声、独自哭泣。有一天竟拿脑袋撞起了墙,值班警察晏望翔发现异常,马上赶到现场,只听到刘某不断重复着,“我有罪,我该受罚,我该死……”。
晏望翔阻止了他的过激行为,把刘某带到谈话室,递过纸笔,让他冷静冷静,把心里话写给父亲。于是便有了那封沾满泪水的家书。
作为管教警察,晏望翔提前做了功课,自己刚好比他年龄大一轮,便以老大哥的口吻与他谈心,刘某慢慢放下戒备敞开心扉,晏望翔便因势利导,开展起了心理矫正。
经过几个小时的沉浸式沟通,刘某的情绪稳定下来,对未来有了新的打算,抬头一看,竟已是凌晨时分。
一次有温度的队情研判
“刘某是第一次强戒,入所后戒毒意愿强烈,他才25岁,未来很有希望,刘某最大问题是原则性差,要帮他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在专题情况研判会上,晏望翔介绍了和刘某谈话的情况。针对这种特殊境遇,戒毒警察们制定了教育帮扶方案,他们将跟进了解刘父病情,适时安排亲情帮教活动,持续开展心理矫正和教育工作,帮助刘某树立起拒毒决心,彻底与过去告别。
愿刘某能够用实际行动,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在人生寒冬里实现无毒的蜕变。(郑有爱 谢俊涛 彭真)
责编:曹晓林
一审:曹晓林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