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12 20:42: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和云 江志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文明是一副怎样的图景?唯有亲身走入其中,方能感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气象。11月12日,在黄丰桥镇塔前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自攸县文联及旗下作协、诗词楹联、书法、摄影、戏剧、汉服、音乐、美术、黄丰桥文联等,以及攸县文旅广体局旗下人文影像协会一行40余人亲历其中,共同见证了美丽乡村的新脉动,共同谱写了“时代风尚”的新篇章。
上午9时许,攸县文联及旗下各协会的文友、人文影像协会的摄影家们如约赶赴塔前村综合服务中心,大家一见面便热情洋溢,亲切握手致意。对于此次活动,黄丰桥镇政府十分重视,主要领导一行参加活动,并表示:欢迎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来指导工作,要常联姻常互动,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一番亲切交流过后,在塔前村委的陪同下,一同驱车奔赴塔前村食用菌黑木耳基地、千年古刹楚兴寺、塔前村幸福广场等处参观采风,感受塔前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崭新面貌。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农家院、郁郁葱葱的山林竹林随风摇曳……在一行人驱车前往塔前村食用菌黑木耳基地的途中,这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山村图景扑面而来,无一不展示出今日塔前的巨变。
途中的浮光掠影,已让人惊喜,抵达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后,更让人震撼!在塔前村食用菌黑木耳基地,一排排黑木耳菌棒,整齐有序地插入田间地头。此时,正值丰收季,十数个塔前村村民正在田间忙碌采摘,但在骄阳下,却只见一望无际、银光闪耀的巨型木耳场,一群忙碌的农人竟仿佛只有星星数点。而这样的黑木耳种植场,在塔前村还有数块。
过去的塔前村,一直是资源型山村。村内煤炭储量丰富,有2家年产10万吨的煤矿。而为了实现农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0年塔前村果断引入食用菌黑木耳种植项目,重点打造塔前村绿色转型的“引擎”。4年以来,塔前村先后投入近580万,建设5000平方的生产车间和硬化场地,购置生产设备,搭建养菌棚、菌棒生产线,时至今日其种植基地已达60亩,大幅带动了当地就业,搞活了当地的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产业经济扶摇直上,展示了塔前村的盎然生机,文化建设蔚然成风,则显示了塔前村的深厚积淀。此行第二站,一行人来到了千年古刹楚兴寺。该寺院系保宁寺第三代师祖勇禅师于907年建于塔前村。当时,勇禅师为报答楚王赏赐之恩,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兴建寺院。楚王得知后大为欢喜,认为称王之时,又得风水宝地建寺,是为吉祥之兆,于是敕赐寺名“楚兴”。时隔千年,再入佛寺仍然让人深深震撼,沧桑古朴的佛堂,庄严肃穆的佛像,窗明几净的食堂……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这座古老寺院的历久弥新。
参观楚兴寺后,一行人跟随车队,进入到塔前村幸福广场。革命年代,塔前村涌现出无数优秀儿女,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塔前村大屋这块小屋场尤其特别。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岁月里,这里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竟然加入了8名中共地下党员,占当时屋场总户数的三分之一,称得上是一块红色种子之地。
时代在发展,红色精神永不能忘,基于这里浓厚的红色历史,塔前村就在此地建立了幸福广场,以供村民传递革命精神、学习文化、娱乐休闲、修行养性之用。进入塔前村幸福广场就发现,映入眼帘的,除了宽敞的广场,还有小讲堂、兰溪文学社塔前创作基地等多个场所,房间内一幅幅书法、诗词墨香扑鼻,无言地彰显着此地文化建设之盛。
上午一番参观后,塔前村还为来宾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用餐后,攸县文友兴致勃勃地继续深入了解塔前村片区,先后观览了百岁坊、聚龙仙和农家书屋等多个休闲游玩学习“圣地”,进一步深切感受山乡魅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新时代文明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看,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以文化铸就文明,以文明带动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在黄丰桥镇塔前村,这一切正在日益变得真实而具象。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