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15 21:05:13
文/图/视频/杨雅婷 李雨婷 徐如风 姜开林 熊庄
麻林河畔,大山冲下。长沙县路口镇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业强镇,更是风光秀丽的休闲度假胜地。这里翠峰环抱,碧波清幽,水中青山映照如梦如幻;这里沃野千里,生机勃勃,是领跑全国的“种业硅谷”;这里地灵人杰,彬彬济济,科技报国的陈康白、红色巾帼朱端绶等杰出人物都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集镇鸟瞰。
近年来,路口镇以万亩优质稻、万亩茶园、万亩小水果“三个万亩”农业产业工程为主导,锚定“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争当乡村全面振兴标杆”的总目标,全镇上下干群一心、攻坚克难。以乡村产业为基础,水稻种业为特色,休闲旅游为引靠,打造新农村特色农业品牌,先后荣获长沙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长沙市基层治理真抓实干激励示范乡镇、市农村人居环境“三星级”示范乡镇等称号。
隆平稻作公园丰收雕塑。
稻“熟”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忙。伴随着震耳的轰鸣声,收割机开足马力,粒粒稻谷纷纷“收入囊中”。路口镇作为长沙粮食生产核心区,水稻种业产业优势独厚。全镇实行双季种植,大力推行良种良育,每年亩均产量超1000公斤。近年来,路口镇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350亩,其中成功创建5200亩市级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片。建成后的“四高”试验示范片,水稻良种使用率、机械化率达100%,实现粮食增产15%以上。
千亩稻田。
产研融合,托起种业“科技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头关系农民增产增收,一头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路口镇扛起种业科创的大旗,努力打造以麻林河为核心的高标准万亩粮食生产及种业科创片区,建设中国水稻种业产业链示范基地;率先提出发展“院士农业”,优化“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合作模式。通过整合种业发展平台,技术驱动、投资驱动、市场驱动三管齐下,持续扶持优质种业企业发展,种业强镇呼之欲出。
水稻种子培育基地。
育好种方能种好粮。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研发和推广低镉水稻品种。通过与中国水稻所强强合作,采取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金健种业培育出低镉早稻新品种“中安早7号”“中安2号”,连续3年在全省多点试验示范,单产均超过500公斤,稻谷镉含量始终低于国家标准。加强低镉新品种培育,扩大试验示范面积,这有望助力全国乃至全球镉污染稻区的稻米安全生产。
金健种业长沙科研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兴盛,特色为魂。湘妹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首家专业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生产、推广和服务的民营企业,2023年6月“邹学校院士农业示范基地”在此正式挂牌。“湘妹籽”系列辣椒、紫红系列茄子、白杆绿杆系列菜苔……目前,湘妹子农业在路口镇建设有160亩高标准科研示范基地,国家登记新品种13个,推广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约300万亩,产值约300亿元。
湘妹子种业。
小小种业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也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翻阅路口镇的产业清单,150余家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从哲农大米的醇香到花田厝鲜花艺术小镇的花香,从明月蓝莓的甜美到地锦蘑菇的鲜美,金黄的稻谷与芬芳的果蔬相映成趣,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
蓝莓采摘。
农村变景区,稻田变公园。隆平稻作公园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名,是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完美融合的典范,获评“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以水稻产业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理念、以稻作文化为支撑为全国农业科研提供大型试验公益平台的同时,通过开展丰收节、插秧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产学研一体,一二三融合,预计辐射带动行业内年人流量不低于3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隆平稻作公园。
当夜幕降临,路口镇的另一张名片——麻林温泉开始展现它的魅力。这是长沙目前仅探明的两处温泉之一。温泉水质优良,清澈透明,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省自然资源厅鉴定为优质医疗矿泉水,乃健康养生之臻品。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打造“乡村+康养”场景,开发乡村温泉医疗、高端疗休养等乡村康养类项目,让“一日游”变“多日游”,农文旅更有“乡味”“乡韵”。
麻林温泉。
产业发展要有奔头,温泉开发要新旧结合。被誉为“长沙九寨沟”的省级森林公园大山冲森林公园,绿化覆盖率高达98%,森林覆盖率在90% 以上。依托大山冲“天然氧吧”“长沙小九寨”的自然资源,路口镇着力打造“温泉+森林”新文旅融合项目,预计到建成之时,一副“人在景中,景在林中,小隐隐于世”的美丽画卷将成为路口人休闲生活的生动写照。
大山冲森林公园。
以“节庆”为载体,弘扬当地特色文化,是农旅融合发展的一大特色。隆平稻作公园连续举办插秧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以及全国性科技创新观摩峰会、论坛,接待国际国内顶级农业院士、专家团队和种业工作者近30万人次;花田厝鲜花艺术小镇每年举办的牡丹花节和玫瑰花节等品牌文化活动,集科普教育、团建培训、农林园艺生产于一体,共同书写着生态农业与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麻林河畔美丽宜居村庄。
推门即见景,入景即感文。路口镇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文化风貌建设,在人居环境整治、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中不断出实招、亮硬招。以麻林河为核心,挖掘麻林桥历史故事,重修麻林古街;打造陈康白科技报国生平业绩陈列、朱端绶生平事迹陈列为一体的红色教育阵地;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与垃圾分类模式,建设隆平稻作公园、兑家湾、陈家湾美丽宜居示范片,一副景文和谐的画卷在小镇缓缓铺开。
麻林桥。
稻香四溢迎丰收,温泉涌动绘新景。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路口镇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的高地、生态宜居的典范、农旅融合的样板。在这里,农业不再是单纯的耕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展现;旅游也不仅仅是观光,而是对文化的深刻体验。路口镇正以独特的魅力迎接每一位来访者的到来,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饱含“镇域美学”的“路口样本”。
责编:陈彰唯
一审:陈彰唯
二审:刘谦
三审:李国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