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17 11:06:41
文|杨学成
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作《道情十首》,描述老渔翁、老樵夫、老头陀、老道人、老书生、小乞儿等社会底层人物诸态。这些人物多具悲剧色彩而又多有情趣,因身寒卑微,很少有人关心和注意他们的生活,文人雅士更不屑一顾。板桥道人将他们一一入诗,遂成不朽群像,故邓拓先生赞其“十首道情天地情”。今日社会日新月异,大量旧日常见的事物和人物,已经或即将被淘汰或遗忘,不可不记。因仿板桥《道情》之体,各为题咏,以为他日考证社会风俗之助。惜才思远逊板桥道人,未能尽传风采,诚可愧耳。
(一)
老船夫,背手游,观鱼戏,看江鸥,潮平潮落全猜透。一叶扁舟浮浪底,两支木浆泛中流,多少风波船下走。叹如今眼花手软,睡梦里却立船头。
(二)
老补锅,早歇闲,腿犹健,腰不弯,当年四处奔波惯。开炉熔铁寻破绽,抽风吹火无暑寒,如今丢却旧箱担。偶然闻花鼓名剧① ,忆生涯虽苦犹甘。
注:①指湖南花鼓戏《补锅》,当年风靡一时。
(三)
老剃头,持剃刀,掏耳结,剪鼻毛,细模慢刮真周到。以家为店无门面,常年老客不须邀,半为修头半谈笑。收拾起围裙刀剪,一杯酒相对逍遥。
(四)
人参米,爆米花,当零食,味堪夸,村前且把炉摊架。小炉烧罐勤翻转,东家走罢串西家,一声爆响如雷炸。最难忘儿时情景,更何处再度寻他。
(五)
老铁匠,脸如铜,年七十,气犹雄,铁墩久锈无人动。少时学得炉锤艺,锤声震耳炉火红,秋去春来无闲空。二十年砧声已歇,渺难觅铁铺遗踪。
(六)
老裁缝,已白头,身无病,心无忧,粗茶淡饭衣裳旧:开襟小褂叉腰裤,蚌壳棉鞋面用绸,千针缝出领和袖。看流行奇装异服,一款款冬夏春秋。
(七)
老弹匠,闲在家,说当年,颇自夸,自称手艺高天下。左手持枪右手棒,走南闯北弹棉花,如今已是机械化。对镜中两鬓如雪,似当日满头白发。
(八)
老篾匠,手最灵,剖竹丝,细如针,竹器编成真上品。当年每逢初夏目,肩扛细篾走西东,修簟补席家家清。老来手艺无人识,篮笼小小逗重孙。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