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 2024-11-18 16:33:32
黄克诚,共和国的开国大将,其家风不仅映射出个人的高尚情操,更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清廉品质。
为家庭立了两条家规
1949年10月底,黄克诚由天津赶赴湖南担任省委书记,途中与久别的子女团聚,心中满是感慨。抵湘后,他即刻向夫人唐棣华立下两条家规:不得动用公车办私事,不得向公家索取照顾。这两条家规,既是对家人的约束,也是对自己的警醒,彰显了他对权力滋生腐败的深刻认识及克己自律的决心。
黄克诚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湖南饥荒期间,他目睹儿子争食警卫员的黑面馒头,大发雷霆,严厉训诫家人及工作人员,公私分明,绝不混淆。这种态度不仅教育了家人,也让周围的人深感敬佩。
黄克诚的哥哥黄时玑曾到长沙看望他。希望他能帮忙搞一件皮袄御寒。黄克诚满口答应,但拒绝使用特权,而是写信给时任察哈尔军区司令员的王平,请求帮忙购买皮袄,并亲自付钱。他虽乐于助人,但自己生活节俭,一件毛衣穿了十几年。
日常生活严格要求
1952年9月,黄克诚离开湖南到北京任职。黄克诚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同样体现在日常生活中。1955年中秋前夕,唐棣华想带孩子们去王府井百货大楼,黄克诚答应但强调不要惊动工作人员。在百货大楼,他询问商品价格,关心群众生活,展现亲民形象。当唐棣华想买可可粉时,黄克诚以价格太贵为由拒绝,教育孩子们把钱用在更紧要的地方。
1977年黄克诚复出后,组织安排他住进南池子的一处平房小院。尽管房子破旧,他仍不愿大修,仅要求简单维修。雨季时房子漏水,他坚持不浪费钱财。后勤管理部计划加高墙和门楼、改装暖气,他都以花钱太多为由拒绝,坚持把钱用在更紧要的地方。
黄克诚不仅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对子女也同样如此。1978年小儿子黄晴准备结婚,他要求一切从简,不得动用公车。黄晴为逗父亲,故意说愿付油钱用公车,黄克诚听后非常生气,召集子女开家庭会议严肃批评。黄晴结婚当天,兄弟姐妹组成自行车接亲队伍,家人和工作人员吃了一顿便饭,婚事就算办完。
黄克诚的家风,不仅体现在他的言传身教上,更深深影响着他的家人。他的子女们没有一个经商的,都凭着自己的奋斗事业有成、品行端正。他们深知,要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人生,绝不能沾父辈权力的光。这种简单生活、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不仅让黄家成为了领导干部廉洁家风的典范,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本文责编:张勇)
《文萃报》3400期摘自人民网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