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16:10:47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禹带领民众治水成功,在涂山之上举行声势浩大的部落联盟大会,之后,他“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青铜铸造的鼎,从此被赋予了神圣至高的象征意义,以其为代表的青铜器,更在随后的商周时期,惊艳了中华文明。
四羊方尊
青铜器,古时称金或吉金,是重要的文物研究门类之一。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皿方罍……近代以来,三湘大地陆续出土了数百件商周青铜器。当时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湖南为何有如此发达的青铜文明?谁铸造了这些青铜器?谁又是这些青铜器的主人?本期,我们跟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开启一次青铜器探秘之旅。
集体丢失了“出生证”
1919年,桃源县漆家河镇的一个农民偶然挖出了有“方罍之王”称号的皿方罍;1938年,宁乡黄材镇的三兄弟在山腰种红薯,“当啷”一声,挖到了后来被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国宝四羊方尊;1959年,黄材镇一个农民把修水库捡到的金属物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幸运地被考古专家发现后,拼接成了全国唯一一件以人面为主要纹饰的方鼎;1963年,一场洪水过后,炭河里生产队的会计在塅溪河里发现了一个绿幽幽的罐子,里面装满了玉管和玉珠,这个罐子竟然是一只商代的青铜兽面纹提梁卣……
人面方鼎
这些“随机”出现的商周青铜器让考古专家惊喜不已又遗憾连连。因为它们既不出土于墓葬,又不出土于古城遗址,很难推断它们究竟产生于哪个年代,归何人所有。
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盛伟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文物的出土背景如同婴儿的出生证明,缺失了出土背景的文物,就如同被拐卖的婴儿。正如我们无法知道一个被拐卖婴儿的出生年月、籍贯、父母状况等信息一样,我们也很难知道这件文物的更多相关信息。”
它们从何而来,属于何人?
了解一件青铜器的出土背景重要吗?
当然重要。商周时期,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明贵贱、辨等列”的标志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是我们窥见商周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兽面纹青铜贯耳壶
然而,当时的湖南是化外之地,如何会有这样精美的青铜器?考古学家猜测,这些青铜器有一部分是“河南人”的,有一部分是“江西人”或“四川人”的,有一部分是“陕西人”的,一部分是“陕西人”抢了“河南人”的之后,分给“湖南人”的,还有一小部分是“湖南人”自己的。
这是因为,湖南出土的很多青铜器,造型、纹饰与中原同类型器物没有差异,很可能是商代中期以后,商人南下时把青铜器和冶炼技术从中原带到了湖南,并融合了地方文化。如以羊头和人面为纹饰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四羊方尊和人面方鼎,以及别处未见的大铜铙,这再一次证明了文化的交流与多元一体。
到了周朝,为笼络方国,统治者又有“分器”之举,即把在战争中获得的珍贵青铜器分发给方国国王,以维护与边远地区的关系。陕西发现的3件析器上的铭文记载,周昭王巡视南国的过程中,曾在行馆接见过相侯,并对他进行了赏赐,“相侯”很有可能就是“湘侯”。
一不小心又挖出了国宝
2021年11月16日,汨罗市屈子祠镇野猫咀的山顶上,村民们修路挖土时又刨出了一个形状怪异的青铜器,神奇的是,这个青铜器还是个“套娃”,里面还套着一件。
考古专家很快就把里面的器物定名为“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外面的器物,却让大家犯了难。这个高达67厘米的大家伙,腹部直筒型,一侧伸出个长流,与殷墟妇好墓发现的象牙杯有几分相似,形制与高度又与青铜觥的造型接近。最后,这个独一无二的青铜器被定名为“商兽面纹扁体筒形觥”。
商兽面纹扁体筒形觥
通过后续发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在青铜器出土地点400米外,又发现了一处商代墓地——黑鱼岭墓地。这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性质明确的大规模商代晚期墓地。黑鱼岭墓地的发现,让以往散见的青铜器终于有了考古学文化背景的支撑,丢失的“出生证明”初具雏形。
商兽面纹扁体筒形觥十分高大,暗示其主人身份非常显赫,但黑鱼岭墓地里却没有青铜容器的身影,这是因为,与中原大地将青铜容器随葬王侯贵族不同,湖南青铜精品多是祭祀山川江湖的礼器。
或许,那个时代,三湘大地的青铜器还很罕见;或许,对大自然的敬畏助生了湖南人骨子里的好强血性。当楚庄王向周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时,他问鼎的,其实已是中原。
考古知识点
1.湖南青铜器出土最集中的地方在哪里?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到目前为止,湖南境内出土青铜器600余件,其中宁乡多达400余件。因此,学术界将宁乡青铜器作为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铜器的典型代表,称之为“宁乡青铜器群”,宁乡也在国内外赢得了“中国南部青铜文化中心”的美誉。
而炭河里遗址,是湖南唯一的西周古城遗址,也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中心腹地。湖南考古工作者在此多次考古发掘后,发现了城墙、壕沟、大型宫殿建筑等重要遗存,这些都说明在以宁乡为中心的湘江下游地区可能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2.湖南青铜器的纹饰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湖南青铜器上漂亮的纹饰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几何纹等。
动物纹特别有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想象出来的动物纹饰,一般称为兽面纹,如饕餮(tāo tiè)、夔(kuí 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虬(qiú 传说中的有角龙)以及龙凤等。另一种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界动物,如象、熊、鹿、鸟、龟等。不过,人们更青睐想象中的动物,因为古人认为“万物有灵”,在无情残酷的自然现象面前,他们对未知十分敬畏,希望这些神秘的动物来保护他们。
植物纹饰则是从大自然中的植物上借来的灵感,并将它移植在铜制器上,常用的有蕉叶纹、四叶纹、卷叶纹、花瓣纹等。至于几何纹,它是中国铜制器上较早产生的纹饰,取材于天然状态而产生的纹饰,比如乳钉纹、云雷纹等,主要用来衬托其他花纹。
这些丰富多彩的不同纹饰,都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它们就像青铜器的语言,不仅装点了器物,也为我们打开了一道探究先民生活百态的大门。
(执行/陈暑艳 李佳玲 卢李)
责编:邱访蓉
一审:黄帝子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