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11-18 16:53:40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周松华
近年来,娄底一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坚定“主心骨”,构建“大格局”
坚持高位统筹。娄底一中思政课程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党委书记把握学校大思政课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政课规划落实到教育、教学和德育管理的全过程中,并监督学校思政课教学情况,由学校政教科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思政课教学工作,其他各线和学科任课教师配合思政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学部门坚持深入到班级思政课课堂,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强化引领示范。严格落实听评思政课制度,市教育局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评思政课,与老师深入交流,指导思政课建设;学校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亲自上思政课;邀请专家学者、家长朋友上特色思政课;校长带领师生参加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把思政课体验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
坚守“主阵地”,建设“大课堂”
办好思政主课堂。思政课内容再好,都必须落到实处。为此,学校全面落实思政课课程机制,严格规范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高中思想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课程,各年级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教材;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课程知识、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探索“课程引领、融通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门门课程有思政的大思政课课程落实机制;专门开设思政课,学校每周一第一节课均开设为思政课,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占用,统一安排思政课教学内容;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领导、教师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为全校学生上思政课。
拓展社会大课堂。该校认真探索思政课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多名老师围绕课题《活动型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的实践与研究》、《借力大成讲坛,践行立人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组织五届学生小论文竞赛,引导学生进行微课题调研。组建社团“模拟政协”,引导学生共商学校大事,建言献策。常态化建设了育人六大思政活动平台。即:以时政为主要内容的国旗下的讲话;以精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为主要内容的校园广播站;以展示校园活动、主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橱窗;以及时发布学校工作动态、探讨育人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自媒体;以学校中心工作为主题的班会课和班级墙报;以家长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线的家长学校。
完善十大思政德育品牌活动。即:教师素质提升和学生成长“移动课堂”、假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经典诗文诵读、爱心义卖、青年志愿服务、节日纪念日和教育日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月、寝室文化节、师生舞台艺术展演。这些活动被湖南省评为全省德育优秀案例。
建强“主力军”,培养“大先生”
配齐建强队伍。学校坚持思政为先,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全域环境等方面深入推进全面育人改革,倡导人人都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紧密结合学校党团队建设、思政队伍建设,探索构建“三线互动”思政工作新机制,即以学校党委、政教科、团委、体艺中心、年级、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组成思政教育常规线;以教务科、学科室、备课组、任课教师组成德育辅助线;以法制副校长、家长、社区组成德育补充线,通过“三线互动、三线互补”,明确思政教育责任,形成系统完善的大思政课全员教师队伍,让人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学科实力雄厚。该校共有思政教师37名,其中高级教师21人,高中政治学科室主任李艳阳荣获2024年娄底市“教坛楷模奖”,高中政治学科室连续八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科室”,2022年获得娄底市教育系统“芙蓉标兵岗”称号。
思政教师人人都有省市级竞赛成果奖,近三年发表论文85篇,有省、市、校级研究课题14个,省、市、校级教学竞赛获奖78次,开展专题讲座23次。2021年张茜老师获得“湖南省教学能手”和“娄底市教学能手”称号,获评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王志强老师获得“湖南省教学能手”和“娄底市教学能手”称号。
专业型教师大放异彩。学校要求思政老师找准自己的定位,成长为学生喜欢的特色教师,专业型教师。通过不断努力,学校思政教师各有特色,有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讲座型教师、管理型教师等,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尤其是讲座型教师成为政治学科室的一大亮点,学校教师彭国中、邱志伟成为市级讲师团成员。其中彭国中老师不仅是娄底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娄底市文明办党史故事宣讲员,娄底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备课组成员,还是湖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每年主讲多场各级讲座获得校内外高度好评。
唱响“主旋律”,激发“大能量”
打造新亮点共情共鸣。实施“党建+思政”,激活育人“新引擎”。学校持续开展系列“党建+思政”活动,创新性打造党建阵地和思政教育阵地。组织党员及新生开展红色观影、红歌声声唱、参观红色革命基地、邀请著名党史学者举办讲座等活动,用好“第二课堂”,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丰富授课内容,用红色文化讲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将红色烙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
如利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连续组织十一届远足活动,重温长征历史,感悟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学生前往韶山、井冈山开展红色研学等。
构建新模式共融共促。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建设贯穿于孩子成长的始终,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认同。该校组织初中部、高中部思政教师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加强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一体化发展。
推动其他学科与思政课融合。学校提出了课程思政化、思政课程化的思路,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历史组开发了娄底市区域红色课程资源加以利用、生物组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课题研究,深度挖掘本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要突出培养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娄底一中牢牢抓好思政课四“主”、四“大”关键,充分发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重大作用,写好思政大文章,用魅力课堂浇灌未来之花,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勇挑重担、成就大我。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