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苏家巷往日的高光时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20 14:44:33

文|贺辉才

初冬时节,虽冬犹秋,天气尚暖时,阳光也算柔和。在冷空气即将到来前,妻子提议出去走走。她刚好在朋友圈看到有苏家巷的照片和视频,非常唯美,古意盎然。于是就决定去苏家巷看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古巷之游。

我们乘坐地铁4号线转1号线,在黄兴广场站1号出口出站,再往南走100多米,往东有一条大约4米宽铺满石板的古巷,就是苏家巷了。

苏家巷,在长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苏家巷是一条东西向百余米的街道,南接白果园巷,北接登隆街。其位置的重要性、建筑的多样性,以及历史故事的丰富性,是其他古街无法比的。

漫步在石板路上,品味那一栋栋一排排古韵古味古色的建筑,以及阳光照在古墙上的斑驳影痕,能触摸到这条古巷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在时光的长河中,苏家巷见证了老长沙的变迁。

巷口正中央的八大公沟,是长沙现存的唯一古排水沟渠,它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来苏家巷游览的人不多,三三两两,显得从容,不像太平老街那样摩肩接踵。在这条古巷里,有一对对情侣在咖啡馆、面包店、茶楼享受宁静,也有时髦女孩穿梭在原创设计商店、潮流服饰店与宝藏杂货铺。但更多的游人在石板路上感受着古意,品赏各类古建筑,寻觅古巷的历史。

曾经的苏家巷,公馆林立,名人荟萃。

据载,苏洵曾在长沙任县主簿,他选择白果园北侧的一条陋巷建起宅第,于是有了苏家巷。这虽然只是传说,但很美丽。

清末至民国时期,长沙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住在这条巷子里,巷内公馆林立,繁华一时。如今,虽然这些公馆大多已不复存在,然而保存完好的粮食厅办公楼和苏家巷36号公馆,以及一些名人故居公馆住宅,依然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苏家巷的高光时刻,应该是从贺长龄的入住开始,贺长龄的故居就在这里。

贺长龄(1784-1848),清代重臣,字耦耕,号西涯,晚号耐庵,善化(今长沙县)人。 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人第一名,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提督山西学政。道光年间,历任南昌知府,山东、广西、江苏、福建诸省按察使、布政使,擢贵州巡抚,再升云贵总督。

他在山东兴修水利,使百姓收获倍增;在贵州,主张查禁私种罂粟和吸食鸦片,整饬吏治,练营伍,储粮备荒,恤孤幼,劝课桑棉,教以纺织,创建书院义塾。著有《耐庵诗文集》《孝经集注》等,并委托幕友纂辑《皇朝经世文编》。

善化贺氏一门三进士在湖湘士林传为佳话,尤其贺长龄,这位岳麓书院罗典的高足,成就非凡。知名湖湘学者唐浩明写道:“在曾、左大显之前,湖南先后出现过四个著名的督抚。他们是陶澍、贺长龄、李星沅、劳崇光,均为湘中士人所尊敬的人物。这四人中,名声最大的是陶澍,影响最大的则是贺长龄,甚至可以说,贺是早期湘中士人集团的领袖。这是因为贺是《皇朝经世文编》的主编,对于以经世致用为价值追求的湖湘士人来说,这部书乃他们的必读之书,且贺人品端方,为官有政绩,于是自然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二则贺氏家族势力强大,人脉广泛。”我认为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郑敦允、何凌汉、劳崇光、吴其濬、唐鉴、丁善庆、黎培敬、张百熙、徐树铭、黄自元等著名人物及家族都与贺长龄有联系,在他的人脉圈里,英杰云集,群星灿烂。

贺长龄在江宁布政使任上,已升至二品官。因母亲病故,与弟弟回湘守制兼养病约五年。此期间,贺长龄住在苏家巷,高朋满座,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还有地方官吏文人商贾络绎不绝。这是苏家巷最热闹的时候。

自此以后,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陆陆续续地在苏家巷建住宅公馆,其中不乏湖湘精英。这种繁华一直延续程潜公馆的入驻。

如今,长沙已入特大城市之列,高楼林立,大道纵横,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散发出蓬勃生机。苏家巷的繁华已成过去,沉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老长沙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寻古寻幽的好去处。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