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制造名城 “智”取未来 | 湖南日报要闻头条

  湖南日报   2024-11-21 07:12:24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1月21日08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时值初冬,气温渐寒。记者在株洲走访,一股产经新气象带来的暖意扑面而来。

  培育制造名城,株洲前瞻布局,做足“新文章”,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努力积蓄新动能,推动新产业、新优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今年前三季度,株洲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第一。

  北斗产业“无中生有”,功率半导体、永磁动力产业“老树发新芽”

  11月9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搭载4颗卫星点火升空。

  令现场观众意外的是,这4颗卫星均由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都知道株洲工业强,但造卫星却是头回听说。

  湖南省将株洲作为北斗产业主要承载地。株洲2021年提出培育制造名城,将北斗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培育。

  3年攻坚,一朝圆梦。

  如今,在株洲云龙大道以南1.2万余亩土地上,湖南北斗产业园加快建设。株洲初步构建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营运到场景应用的北斗全产业链,入选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23亿元。

  如果说,北斗产业是“无中生有”,功率半导体产业、永磁动力产业则是“老树发新芽”。

  依托轨道交通产业的深厚沉淀,株洲厚积薄发,实现产业裂变。前者,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主要推动下,已构建“芯片—模块—装置—系统”完整产业链条,去年成功获批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460亿元;后者,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今年建成永磁动力生产基地,可年产高速永磁电驱系统、中低速永磁驱动系统、工业电驱系统、潜油泵驱动系统5520台(套)。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带动株洲制造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以来,株洲制造业税收稳步成为地方税收增长“第一动力”。

  今年2月,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总规模达1047亿元,继轨道交通、服饰后,成为株洲第三个千亿产业。

  打造13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00余个智能车间,企业上云超4.6万家

  11月15日,赛迪湖南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株洲揭牌。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在全国设立的首个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将为株洲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共性、关键、重大技术的专业服务。

  借智借力,株洲今年频频与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原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对接。

  向上对标,向下深耕,株洲加快建设当地产业研究院。5月,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株洲航空产业研究院先后揭牌。9月,株洲成立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孵化新高地。

  株洲整合并有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在科技与产业间构建转化通道。今年,全面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厂所结合”模式持续发力,我国载重最大货列、2000标方电解槽等新产品成功下线。

  株洲把工业软件作为抢抓新赛道、激发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深入实施“智赋千企”行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目前已打造13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00余个智能车间,企业上云超4.6万家、上平台3000家,重点产业全覆盖。

  株洲建成天元工业软件园和中南地区最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湖南北斗产业园、云龙数据产业园,全国第一家华为工业软件工程应用创新中心落户运营。

  株洲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6家,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

  持续发力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打通创新成果转化堵点卡点,更多创新成果在株洲涌现。

  降低土地、资金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规上工业每百元营收成本同比降低0.43元

  株洲市政府最新一份资料显示,1至9月,该市公路、水路、铁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88.92%、4.27%、6.81%,铁、水货运量占比提高至11.08%,公路货运占比近年来首次降至90%以下。

  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发展“铁水公”多式联运,株洲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已从2021年底14.37%降至13.9%。

  “摆脱原来土地财政背景下招商引资的‘内卷’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

  紧盯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株洲改革攻坚,精准破题,不断积蓄形成新的发展势能。

  开展园电共建,株洲园区用电成本下降1%以上。

  通过降低土地、资金以及制度性交易等一系列成本,今年株洲市规上工业每百元营收成本同比降低0.43元,企业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自2021年来,株洲创新开展“一把手走流程”行动,推动行政审批事项法定时限提速78.36%。

  株洲已铺排34项改革,形成改革落地的具体办法。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体系、田心片区改造“产业+社区”治理模式等“样本”复制推广,推动株洲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前三季度,株洲实际开工重点项目223个,竣工78个,计划内完成投资占比76.36%;进出口总值18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

  截至10月底,株洲实有经营主体50.72万户,新增67201户,其中“四上”企业新增181户。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