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宜、张咸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21 10:09:09
涟源的龙山怪石嶙峋,山仞壁立。然而,在山间的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上,常常演绎着一幕让人钦佩的励志故事:一位年约五十岁的人,沿着陡峭的山路,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上山去查看蜂箱。这是他的工作,是他甜蜜的事业。这样的场景,成为龙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叫梁建军,于1973年3月出生,生长在涟源市石马山街道办事处排掌村龙岭组,那里属偏僻的山区。在大家庭中姊妹多,他是老大,父母是老实农民,又没手艺,家里困难。1987年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条件与实际困难,他主动跟父母提出学习做手工瓦,赚取生活费。之后又学习木工技术,木工技术不断长进,因为做事扎实,活计越来越多,还清了家中所欠的债务。当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投资8万多元买了带锯,压刨,铣床、台锯,空压机等木工机械设备,开了一个家具厂,产销一条龙,越做越旺,年产量达到150多万元。
意外受伤 改行养蜂
2011年正月的一天,梁建军与妻子去茅塘镇某地送定制家具,傍晚时分,在下坡拐弯处发生车祸。妻子的左脚粉碎性骨折,连夜找救护车送到长沙一家医院治疗,在医院住院治疗了三个多月时间,花去10多万元医药费,最终是左脚截肢,安装假肢行走。妻子的腿残,这让梁建军的家具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他一直在坚持着创造业绩。
2021年4月,梁建军在制作家具时,右手三个手指不慎被电锯锯断,医治二个月后虽然保住了手指头,但再也不能弯曲不能用力了。木工活无法再干下去,家具生产厂被迫停产,只保留一些经营家具的生意,但是现在的家具生意也淡了许多。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改行养蜂。因为养蜂是靠山吃饭,相对来说投资少,可以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2021年7月开始,他在山路上跑来跑去,以奔跑的方式拥抱生活。
不怕苦难 勤于探索
养蜂需要大量蜂箱,去市场上购买需要80多元一个,为节省成本,梁建军决定自己制作蜂箱。为此,他去很远的地方看成品模型,受伤的手进行刻苦训练。后来在妻子的帮助下练习试制,一件试制样品做了10多个小时,因手残制作速度缓慢。但他勤于探索,不断改进,半年时间里就制作700多个蜂箱,基本上做到晚上十一点钟才休工。在养蜂技术方面,他利用晚上进行专业学习,看了相关资料后,就看养蜂技术视频。他在抖音上不断寻找养蜂专业户求教,陕西有个师傅发视频来耐心指教他,后来加入了10多个养蜂群,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慢慢地增加养蜂知识量。
他采用引蜂入箱的方式,经常穿梭在山边路上寻找合适的地点和蜂源流向,通过网上咨询与本地养蜂户沟通交流,多方寻找放蜂箱地点。因为没有种蜂,选择放蜂箱的地点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引蜂入箱,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他细心观察土蜂的喜好,有时在山路上观察土蜂采花的踪迹。那些蛇与蜂群对他的攻击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蜂宝物”观察的信心。为了快速地引蜂入箱,他不断地在山路上围着鲜花追,有时追得急,吓得土蜂嗡嗡地叫着,一只接一只惊慌失措,展翅飞扑鲜花深处,看着它们远去,心里有些失落,也有后悔。有时在小溪旁边突然猛地向前冲去,有时在山坡上低头看后一跃而起;有时悠闲地游走在山花丛中,有时恨不得站在树下来个守株待兔。
那天,梁建军一边操作一边向我介绍着情况。他说,养蜂离不开良好的蜜源,茅塘地处龙山脚下,涟源龙山森林植被十分丰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是一个天然的蜜源宝库。他说,2021年放出蜂箱500多个,具体分布在涟源龙山、学足、隔山,还有是龙山那边的新邵县等地。但产蜜的只有42个箱子,总共获得50多斤蜜,大部分是空箱。去山上取蜜也很难,因为山路崎岖险峻,有的地方太陡坡,无法放稳一个小桶子,绞尽脑汁的梁建军想出了一个呆办法,用安全带把自身绑在树上,将小桶子系在腰上来收割蜂蜜。常去查看各地的蜂箱情况,走在行人稀少的山间,他独行独唱伴朝阳,为了缓解无奈和孤独,他写一首打油诗轻轻地唱:“因为你的甜蜜你的美丽|我以奔跑的方式追逐你|你的身影飞向哪里|哪里就是流蜜的花季|风雨雷电怎么能够放弃|山路陡滑不是问题|我想你望你追你爱你|冷暖相知在你的四季……”
这哼唱声里,包括有克服多种困难后的感悟,还有对勇于探索取得成效的一种愉悦。后来涟源市残联在得知梁建军的情况后,在残疾人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多关照,这份支持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他的心田,也更加激发了他前行的勇气与信心。
收获甜蜜 感恩奋进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的天然食品,它的作用与功效多样,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多益处。那天,当我们走进梁建军家中采访时,他正在将蜂蜜装入大大小小的玻璃瓶中,见我们到来,他停下手中的活,向我介绍着情况:你看,其实取蜂蜜也是关键,就是要把含水量高的水蜜用摇蜜机甩出来之后,用刀割去成熟蜜表面的蜂蜡,再放到筒状摇蜜机里,使劲转动将蜂蜜甩出来,过滤后直接装瓶,没有任何添加和稀释,完全是纯天然的品质。
我望着一排排装满蜜的瓶子,问及蜂蜜产量情况时,梁建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高兴地说:“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蜜。今年我放在山上的蜂箱有700多个,其中产蜜的有了400多箱,一般来说,一箱能取3到6斤蜂蜜,今年蜂蜜收成有600多斤,平均每斤市值价卖120元,年收入可能有7万多元。停了一下,他又接着说,明年的规模要大一点,现在我又做了600个蜂箱,明年的蜂产量计划要上1000斤以上。”
他的养蜂故事在当地传开,有些顾客舍近求远到他家里买土蜂蜜,并投来赞赏的目光、表示鼓励。当地有些乡亲们即使不买蜂蜜也会特意前来与他交流养蜂的经历和技术。大伙都认为,养蜂是“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的活计,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尽管梁建军在人生道路出现了重重困难与挑战,但他没有被伤残击垮。反而以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并感激每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帮助。明年,梁建军准备扩大规模,他通过微信群、抖音,把养蜂技术分享给大家,想带动当地居民一起养蜂。今后以卖蜂箱为主开展售后服务,给蜂农提供技术指导,包括放箱、收蜜、蜜蜂生病与防治等组织技术培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如今,梁建军成了养蜂能手,他的蜜蜂产业正逐步壮大,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可致富的自强之路。作为中年受伤致残的一对夫妻,梁建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悲伤、不怕苦的精神风貌。面对伤残,选择改行,勇于创业,以奔跑的方式书写出甜蜜生活。(周静宜、张咸)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