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 梁小进 2024-11-29 14:34:30
编著/ 陈先枢 梁小进
萧劲光故居位于岳麓山天马山景区赵洲港29号,为土木结构民宅。房舍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西朝东,泥土夯筑墙。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有正堂屋、退屋、两侧厢房和杂屋,计14间。朱漆格扇雕花大门,青瓦双坡屋顶,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横额取 乾卦之意,打破横书惯例,而采取立体排列,额为:
利 元
乾
贞 亨
联云:
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萧劲光故居 陈先枢摄
为纪念萧劲光将军,岳麓山穿石坡景区还建有萧劲光铜像。铜像建在一个小广场上,位于云麓峰东南方。铜像立在基座上,高约 2米,将军目视前方,表情凝重,栩栩如生。
萧劲光铜像 陈先枢摄
萧劲光(1903—1989) ,曾名萧立成,长沙岳麓山人。1921年赴莫斯科学习,1924年回国,在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赴列宁格勒 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红军第五军团政委。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军事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筹备并出席党的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总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战役后,任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渡江。长沙和平解放后,兼任湖南省军区司令,指挥衡宝战役。 1950年任海军司令员。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授海军大将军衔。是第五届人大副委员长,中共第八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萧劲光
萧劲光两岁时,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母亲带着6个儿女,靠种地、打柴、绣花度日。他8岁入私塾读书, 1917年考入长郡中学,1920年参加毛泽东创建的俄罗斯研究会。同年8月到上海参加赴俄学习的“俄文专修馆”,还参加了工读互助团,不久转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以东方民族的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亲眼见到了列宁。
1924年春,萧劲光被 派回国,到江西安源路矿工会做宣传工作。 1925年派赴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师党代表。1926年北伐中,他与师长戴岳一起,指挥中路军第六师,于11月8日攻克南昌城。1927年1月底,参加杭州会战 。攻克杭州后,于同年 3月19日攻占雨花台。北伐军攻克南京城不久,萧劲光等率部开往武汉,担任武昌的卫戍任务。1927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他离开第六师去汉口,在汉口与朱剑凡的女儿朱仲止结婚。不久被选派赴列宁格勒,进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 。同年 11月,朱仲止也赴莫斯科学习。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主要将领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萧劲光、六师师长戴岳、六师副师长朱耀华、二军参谋长岳森、苏联顾问米柳史切维奇、二军军长鲁涤平、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教导师师长陈嘉佑、四师师长张辉瓒、五师师长谭道源
1930年夏天,萧劲光与朱仲止回国,赴闽西根据地,任闽粤赣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31年7月开始的第三次反“围剿”中,他果断指挥虎岗警卫营和彭杨军校的学员400余人,一举攻下了芦丰,再乘势夺取汀洲城和连城。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被粉碎后,新老十二军会师汀洲 ,合编为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罗炳辉任军长,他任参谋长。1931年11月,他被任命为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不久改任红五军团政治委员,负责改造原国民党第 二十六路军的17000余人起义军,使之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攻打赣州之后,他率领红五军团参加了毛泽东、朱德指挥的攻打漳州战役和 ,巩固了根据地的南大门。同年 12月,萧劲光任黎 川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次年 2月调任红十一军政治委员。在朱德、周恩来的指挥下,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作战,成功地担任了两次诱敌歼故的任务。
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任闽赣省军区司令员。1933年10月28日,中央军委组建红七军团, 浏阳人寻淮洲任军团长,萧劲光任政委。当时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人,竟以黎川失守和浒湾战斗失利为由,把萧劲光说成是“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而将其撤职,开除党籍,判刑五年。由于毛泽东、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的保护, 关押一个月后被释放。遵义会议后中央纠正了对他的错误处分。周恩来命他把守娄山关,攻占仁怀县,在赤水河上架起浮桥,为红军三渡赤水做好准备。 1935年6月,萧劲光任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他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长,不久兼红二十九军军长,于店头消灭了夏老么红枪会匪帮。
1937年8月 ,萧劲光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2月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11月兼任河防总指挥。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 补委员。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萧劲光于同年10月到达沈阳,任 (后改名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一参谋长。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分三路大举进犯南满,他兼任南满分局副书记、辽东军区司令员,与陈云、 萧华等率领三纵队和四纵队,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重要方针和指示,创造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辉煌战绩。 1948年1月,萧劲光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开始攻打长春后,同年6月15日在吉林召开军师级以上的干部会议,宣布由前方第一指挥所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 萧华指挥新成立的 12个纵队和6个独立师担任包围长春城的任务。经历时 5个月的围城斗争,和平解放了长春城。
长春解放后,萧劲光挥师日夜兼程南下,参加沈阳外围作战。 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沈阳后,他率领一、三、六、十共4个纵队,于1948年1月15日解放天津,他被任命为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未到任)。同年2月下旬,又奉命进军武汉。5月,武汉三镇宣告解放,他被任命为武汉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8月,长沙宣告和平解放,他又率部进军湖南。此时他身兼五职: 十二兵团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湖南省人民军政委员会代主任、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1950年1月12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员。在上任初期,他明确了海军建设的方针,致力于抓好“三个班子”,即组织班子、思想班子、技术班子 的建设。此后,为改进海军的武器装备和海军各兵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4年萧劲光出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65年,他顶住来自“左”的压力,领导编制了海军装备科研第二个五年计划。在他的精心组织指挥下,1970年12月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1971年12月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建造成功,并请求中央军委批准恢复了海军学院、潜艇学校、通信学校和军医学校等 4所院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1972年7月,在海军党委召开的四届五次扩大会议上,张春桥、江青给萧劲光扣上“上了林彪贼船”的帽子。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9年5月5日,中共中央批发了(1979年)19号文件,为他 的冤案予以彻底平反。 1979年6月在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上,萧劲光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1月告别海军,退居二线。1982年9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7年5月,出版自己撰写的《萧劲光回忆录》。1989年3月,萧劲光病逝于北京。
本文原载《麓山名人谱》, 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