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舍的一面之缘

邱长林     2024-11-29 14:35:13

作家老舍

文/邱长林

1964年初春的一个上午,老舍偕夫人胡絜青女士来到岳麓山下,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学生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其实两天前我们就从《湖南日报》上读到了老舍、胡絜青夫妇来长沙的信息。报上还刊载了胡絜青一幅花鸟画作。

老舍先生睿智而幽默,那天一开口便说:“这几年我什么都没有提高,唯独血压提高了!”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不,我刚刚从北戴河疗养归来。在北戴河我给老友曹禺写了几句话:“推窗独对秦皇岛,碧海青天雪浪花。潮去潮来人不老,昂头阔步作诗家。”

这番开场白坦荡而诚恳。

老舍说:“你们是师范大学生,将来要去做教师,我就不动摇你们的专业思想,劝你们当作家了……”“但是”,他话锋一转:“据我的经验,在教书育人之余,替文学帮帮忙是可以的……”我们知道,老舍19岁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5年中小学国文教员。北京的一中、天津的南开中学都留下了他的雪泥鸿爪……

接下来他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戏曲创作”:“现在有人提倡演现代戏,你们也可以依据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些唱词什么的来讴歌呀!”说着说着,他似乎忘记了身患高血压,即兴哼起了京剧《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一边哼还一边扳着指头:“三三四,三三四,就按这个‘西皮慢板’的节拍与情绪来写。不求千古奇笔,但表述一定要尽量传神一点。抱着‘我尽我心’的态度,就会有光芒四射的华彩,有大刀阔斧的豪气。”稍顿,老舍又说:“你们基础好,涉猎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脑海里活跃着关汉卿、汤显祖那些大家,也许还有西洋的《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等。但真要动笔写起来,也还会有困惑的。你们呀,有空还得从理论方面,逻辑方面,知识方面多多充实自己,磨刀不误砍柴工啊!”一副古道热肠、拳拳之忱,轻轻地叩动着我们的心弦,怎不引发大家出自至诚的热烈掌声呢?我想,老舍虽与我们刚刚见面,但却是这样亲切,这样忘我,这样如火如荼——它来自一个真挚而宁静的灵魂啊!

老舍是著名作家、戏剧家,记起小时候我们念着他的名字,就像数着天上的星星。说来话长,我第一次听说老舍还多亏一场《西望长安》话剧呢!那是1956年下学期,“西安话剧团”来湘潭十三总“百代剧场”演出,学校便组织我们观看这部老舍所编的话剧。一时间老舍成了我们初中娃娃谈话的热点呢!

那年月的老舍呀,春风得意马蹄疾。他荣膺了“人民艺术家”的桂冠。热爱新社会,拥护党,坚信未来一片锦绣。所以一开讲便如高山流水、汩汩滔滔,长江大河滚浪花。即使夫人在旁几次催促他打住,他哪能忍心停下来,意犹未尽呵!记得临别还一再招手致意,频频嘱咐我们去北京作客,还答应下次来湘一定到岳麓山看大家……我们也深深沉浸在喜悦和激动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一直目送先生在人们簇拥下缓缓走出会场……

摘自湘潭日报“湖湘源”公众号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