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辰河戏《贺龙井畔朵朵莲》的美学追求

    2024-11-23 21:03:34

文丨胡西北 李志林

真的是第一次看辰河戏,真的是第一次看辰河戏《贺龙井畔朵朵莲》,整台演出一气呵成,韵味悠长。走出剧场,脑海还在不停地浮现剧中的点点滴滴,引我思索回味,今日观剧的美好体验是难得的人生剧场时光的享受。

该剧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贺龙驻防泸溪县浦市古镇,创办女校,赈济灾民,开启明智,留下了贺龙井、将军柳等红色遗存。大革命失败后,当地以女校校长杨逸梅和恋人共产党员向泓毅等一大批底层劳苦大众迅速成长与觉醒起来,积极开展工作配合回湘西的贺龙与红军的行动,顺应时代的潮流,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权,追求真理,投身大革命的故事。剧情描写了他们斗督学,救穷困,支前、扩红、安抚烈士家属……那个时代特定的符号与元素,融入了许多湘西原汁原味的俚语与风土人情,是现代舞台剧中一部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剧本。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该剧,那便是“美”。一部戏的最高追求应是美学追求,那么,该剧到底有哪些美学特点值得我们探讨呢?

一、曲词之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戏曲中的曲词之美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完美结合、细腻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表演形式上。辰河高腔音乐,系曲牌联套体,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纵观全国,戏曲编剧青黄不接,能写曲牌体的戏曲编剧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创作该剧的文本就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唱词的平仄、押韵、用典相当有讲究,这要求编剧除了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之外,还要通晓古今中外的哲学与美学,更要在谋篇布局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九曲沅江葱碧树,杨柳风轻,展尽屈原浦。辛女钿筝移盘瓠,舲船击汰神飞去。浦市千年成市贾,好梦惊残,刹那黄粱煮。民苦辛酸何地语,平和逸乐谁寻处?”开场一曲《蝶恋花》让我们感受到了浦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辛女钿筝移盘瓠”说的盘瓠与辛女是苗、瑶民族古老神话中的始祖,他们是苗、瑶民族古老神话中的始祖,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发祥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是盘瓠文化的主要内容。“舲船击汰神飞去”一句出典《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击汰”意谓击水,这昭示干革命就要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果说《蝶恋花》是雅,那么邱玉书唱的瓦乡山歌便是俗:鸭嘴不比鸡嘴尖,哥嘴不比妹嘴甜。几时讨得甜嘴妹,吃菜不用放油盐!雅俗共赏,相得益彰。

该剧保留了辰河高腔最原始的音乐风味,并巧妙地融入了西洋音乐。辰河高腔是流行于沅江中上游支流辰河一带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戏曲四大声之一的弋阳腔,唱腔变化多样,表演形式丰富,被后人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神奇的东方艺术瑰宝”“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等。其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男声用大本嗓演唱,给人以粗犷奔放之感;女声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悦耳动听。剧中扮演陈湘学的演员很有个性,演唱特点为“金线吊葫芦”的演唱方法,即演唱中真假声相结合,唱词用真嗓,拖腔用假嗓翻高八度。这些优秀的传统必须好好继承,同时,如何让辰河高腔音乐在创新中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节奏与审美需求,恐怕还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意境之美——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戏曲的意境之美不仅存在于剧本和表演之中,它还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体系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剧的舞台呈现彰显情景交融的诗意化,这是导演、舞美与灯光在二度创作中对剧本的精准把控。舞台两侧的柳树垂枝,挂着红军家属的无限思念;湘西的古朴

民居,诉说着远去的烽火岁月;立于山头的红霞,那是黎明前旭日的呼唤……

首先,该剧贺龙始终没有出场,但在无形中推动着剧情向前发展,这让观众一直处于期待之中,营造了一种递进式的紧迫之感。这种手法在艺术法上来看,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之美,并从人物身份、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等方面刻画了一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式的共产党高级统帅形象。这与曹禺在《日出》中塑造的金八、刘和平在《北平无战事》中塑造的建丰同志十分相似,是暗场人物独领风骚的特殊设计,使戏产生了“无声胜有声、无人胜有人”

的绝妙意境!

其次,作为一个新创剧目,竟然没有滥用高科技。尽管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了戏曲舞台的表现,但院团排戏应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避免过度依赖科技,以免削弱戏曲的意境之美。该剧仅靠灯光的光影交错塑造戏曲的时空意境。一口贺龙井,荷香满池塘。皓月之下,演员们时而欢歌笑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打情骂俏,时而思念悠悠,宛若一幅幅优美的国画!第二场姐妹们在贺龙井畔各自拿鞋比较欣赏,灯光在舞台上印出无数鞋底的影子,这不仅充分表达了她们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也让鞋底的意象腾飞起来。还有结尾又是在贺龙井边,万荷塘莲花朵朵盛开,杨逸梅带着浦市姐妹们将一双双布鞋摆在台上。此时他们的爱人拿着烈士证缓缓走来,与他们相依相偎看着天上的圆月,现实中虽阴阳相隔,但他们的心却永远在一起。虚实相生,如梦如幻,感同身受,美不胜收。

第三,该剧的服装色彩搭配和谐,既有民国风,又有民族风,演员穿在身上得体大方,一下子让我们遁入历史的镜框。唯有一点我觉得杨逸梅与向弘毅分别之时送的围巾是否用红色作主色调?至少要有红色的点缀,可能更具意义:红围巾变红盖头,象征着一轮红日,照耀着两颗红心。相鸣举翼冲霄汉,共追红日扫浮云!当他们心心相印,深情相拥,遥望远方,革命的浪漫隐于残酷的现实斗争中,喜中含悲的意境油然而生。

三、精神之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该剧表面上看似写的是革命斗争年代的悲欢离合,实则写的是一群女人的等待。她们等待的是自己的丈夫,等待的是红军的胜利,等待的是美好的幸福生活!这种等待不是物质能够给予的,而是需要一种不可名状的精神做支撑,并且这种精神必须深入骨髓,亘古不变。

其实,剧名就传达了两个非常鲜明的精神象征:一个是井,一个是莲。有道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该井以贺龙命名,足见贺龙元帅深得民心;井畔有莲,年年盛开,岁岁相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喻示着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启示我们在困境中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剧中一没有大起大落的战斗场面,二没有视死如归的豪言壮语,但观众瞥见了每个人物内心的压抑。第八场当幕后问没男人吗?姐妹们突然大喊我们的男人都跟贺龙长征去了!这是何等的豪迈与悲壮!第九场戴红莲深情地对杨逸梅说:杨校长,我答应给红军、贺龙喂的猪,熏的腊肉已经有一山洞了!一直等你们回啊!柱儿也长大来,我送他来参军!这又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完美诠释了“人民是共产党的靠山”的心声。此时此刻,我早已眼噙热泪,感慨万千,方知当年革命先辈的雄心壮志与他们忠孝不能双全之苦痛,亦晓这些红军家属用一辈子的等待证明自己对丈夫的坚贞,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值得后人歌颂!

此外,如果剧中能够设计从井中取水、喝水的细节就更好了。因为井是静止的,它只能作为固定的布景在台上陪衬,一旦加上水的动态,会让观众感受到涓涓细流在心中流淌,可能又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更传神的意境。

综上所述,对待一部戏,每一个人的审美追求可能略有偏差,但我们追求美的心是永恒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该剧如果把美中不足稍作修整,定会让其美得更合理,更闪光,更动人!愿《贺龙井畔朵朵莲》盛开如初,沐浴着朝阳,成为辰河戏在现代戏创作中新的标杆之作,并努力走出湘西,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